2025年11月21日,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人潮涌动,由非凡产研领衔主办、易论AI协办的「2025年度AI创造者高峰论坛暨CHINA AI 100 & AI Creators 100年度评选」在此圆满落幕 。本次活动的主题叫「开创智能,个体时代」,但它并不是一句口号,它贯穿了整天的论坛、工作坊、午夜小灶以及每一次“匹配速聊”的碰撞。
活动在非凡产研 CEO 吴畏的开场中拉开序幕。他先对现场与线上直播观众表达感谢,并分享了一个数字:这次报名人数创纪录地达到 2200 人。更重要的是,他把“超级个体”放在了活动的主语位置:非凡产研本身就是由一群超级个体组成,而 AI 让这种组织形态第一次有机会成为主流。为了让这种“个体之间的连接”真的发生,现场设置了匹配速聊、抽奖互动,以及用生成式 AI / vibe coding 驱动的玩法,让一天的交流不只停留在台上。
随后,非凡产研研究负责人Jason(宦家臣)以《一人公司:这是 AI 创造者的时代》为引子,带来非凡产研对 AI 创作者群体的最新研究:超过35%受访者每月在 AI 工具上的开销超过 3000 元,常用工具从 ChatGPT、Midjourney 到即梦等,背后对应的是一个现实,AI 正在把“一个人的能力边界”推到新的尺度。Jason 的提醒也很关键:AI 的目标不是取代人,而是把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创造和品味重新成为核心竞争力;未来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你的审美、讲故事能力与独特性。
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进入全天主舞台,2025年度AI创造者高峰论坛。
创造者生态:AI时代的组织、效率和生产力
论坛的第一场趋势圆桌就把问题抛向更高维:当 AI 让“一个人=一个团队”成为可能,组织和个体都要怎么变?这场由非凡资本合伙人赵亮主持,智谱高级副总裁吴玮杰、爱诗副总裁孙伟哲、生数副总裁王川、Sand.ai 的苏果立同台。
几位嘉宾从各自路径出发,却形成了同一个底层共识:AI 时代的“创造者”不再只指内容创作者,而是所有敢用新工具重组流程、重建效率的人;组织的考核逻辑也会从“专业技能”迁移到“思路与认知”,真正拉开差距的是目标定义、审美判断和对未知的探索力。
3D与游戏:AI驱动的工业化生产与创意边界
紧接着的话题被拉进更“硬核”的视觉与交互领域。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担任主持,Collov AI 中国区总裁赵鹭、心影随形联合创始人王碧豪、李白人工智能实验室副总裁曹仁奕、VAST 对外首席合作代表李颖丽一起讨论 3D 与游戏赛道的 AI 化。
这场讨论特别有张力:一边是 3D 生成、空间智能、游戏 Agent 让“批量工业化”越来越近;另一边是行业对想象力、精确性、实时交互的要求逼着模型不断逼近人类“创意边界”。嘉宾们强调,未来的胜负手不是“谁的模型更大”,而是谁能在垂直数据、场景理解与工作流里持续深耕,让 AI 真正变成生产链条的一部分。
短剧与影视:AI叙事的新范式与挑战
当话题切回叙事领域,矛盾也更集中:AI 能把产能拉满,但故事的“魂”依旧是人的主场。谷元文创科技董事长李勇主持,水母智能周志鹏、MovieFlow 梁巍、中文在线 AI 动漫部周立强、MOOTION 童超同台。
他们一边分享 AI 在剧本改编、选题、分镜、剪辑中的提效与降本,让“短剧工业化”成为真命题;一边也坦率指出,在高情绪密度、强钩子、强转化的短剧链路里,AI 仍需要大量人工深度介入。换句话说,AI 正在重写“怎么拍”,但“拍什么、为什么拍”依然是创作者的独占区。
音乐与音频:AI创作的效率与个性化未来
音乐和声音的讨论,则让“效率”与“个性化”这对矛盾在现场反复碰撞。由音乐先声/文娱先声创始人范志辉主持,VMEG 宋开发、MiniMax 程昭瑜、Mureka 郭瑞、43AI/43Music 杨樾围绕 AI 配音与 AI 音乐生成展开。
嘉宾们一面肯定 AI 把配音、编曲、风格迁移的门槛打穿,让跨语种、跨情绪的声音生产成为规模化能力;一面也强调,音乐审美的主观性决定了“好听”仍靠人的品味与立场来裁决。AI 能提高下限、拓展风格空间,但真正的个性化,必须来自创作者对“自己是谁、想表达什么”的持续挖掘。
午间,2025年 CHINA AI 100 榜单正式揭晓,非凡产研通过严选100家AI原生企业,展示了中国AI产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劲势头 。
Vibe Coding:AI赋能下的个人应用开发范式
午后的一场 Vibe Coding 圆桌几乎是所有“超级个体”最兴奋的环节:自然语言编程让非开发者也能造产品。非凡学堂 CEO 段宏宇主持,万径安全司红星、MetaGPT 徐宗泽、DeerAPI 李京林分享他们如何用 AI 把个人能力边界外扩。
讨论里有两个关键词被反复提起:“扩容”和“隐性门槛”。一方面,AI Coding 让产品、运营、设计等角色都能快速做 MVP;另一方面,安全、工程化、运营链路仍是“一个人公司”绕不开的坑。AI 把你从 0 拉到 90 分很快,但最后那 10 分,依赖的是人对场景、风险和产品化的判断。
智能体经济:拒绝“智障体”,跨越企业落地的“信任奇点”
当智能体成为行业热点,现场反而更清醒。易点天下 Intelick CEO 朱鹤主持,语核科技翟星吉、未来式智能杨劲松、宜选科技胡欣然、独到科技张文浩、分众传媒桑卓豪一起拆解“智能体为什么常被骂智障”。
这场对话最大的价值,是从“模型能力”转向“上下文与需求工程”。嘉宾们认为,当前智能体效果不佳,多半不是模型不够强,而是需求拆解、场景匹配、上下文加载与质检体系没跟上;真正跨越“信任奇点”的路径,是把隐性专家知识显性化、把数据加工成可靠的行动链路。
营销与销售:AI赋能销售和IP打造
如果说前面讨论的是“生产”,这场就是“变现”。易点天下 Virgil 主持,极睿科技武彬、超会AI 黑墙、贝塔数据李守国、销帮帮王钊琦、Vidau Technology 陈灵珊聊 AI 如何重塑营销效率与个人 IP。
现场的共识非常直接:AI 让内容生产、投放、线索跟进的效率成倍放大,但信任依然必须由“人的表达与立场”来铸造;AI 可以做素材与管线,IP 依旧是业务的前置销售。做 IP 的顺序不是“先火再赚钱”,而是“先解决生意,再用 IP 放大生意”。
咨询与专家:专业知识利用AI杠杆化
当个体拥有 AI 杠杆,“专家经济”也被重写。非凡产研内容合伙人薛倩主持,StudyX 李令、孚知流白双、世纪天鸿张民松、ChatExcel 逄大嵬、必优科技周泽安探讨专业知识如何通过 AI 被产品化、资产化。
嘉宾们一面谈到专业场景对可靠性、可解释性、行业知识库的更高要求;一面也提出新机会:AI 让“隐性经验”第一次有机会被沉淀为可交易的智能体资产,专家不再只靠工时赚钱,而能靠“知识复用”获得被动收入。
电商与出海:AI提升个体创业全球竞争力
电商与出海这场讨论几乎把“超级个体”的想象推到极限:一个人借 AI 就能做全球生意。非凡资本合伙人王朝超主持,HelloTalk 魏立华、布尔向量王庆、MuleRun 束骏亮、QuickCEP 彭云野、旷野群星刘如山分享各自的出海实战。
讨论里很打动人的一句话是:AI 降低了语言、内容、客服、投放等所有“出海摩擦”,让个体第一次有能力参与全球竞争;但真正的护城河仍是对业务和用户的理解,以及持续快速试错的行动力。
工具与平台:AI赋能个体创业者的生态系统
最后一场趋势圆桌回到“工具本身”。知外文化创始人汪丽娜主持,Lessie AI 于北川、硅基极客马亮、魔联科技汪洋、创客贴王金星、WaveSpeedAI 李样兵共同拆解:非技术创业者该如何选工具、用工具,以及如何避免成为“工具的工人”。
嘉宾们强调,AI 产品的终局不是让人学会更多工具,而是让工具记住人、理解人、替人做掉重复劳动;个体要把精力留给“行动、审美、洞察、差异化表达”这些真正不会被卷走的能力。
论坛部分在高光时刻迎来情绪峰值:首届 AI Creators 100 正式发布并现场颁奖,100 位用 AI 重塑创作和商业边界的先锋者被推到聚光灯下,这也让“超级个体不是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变得有了具体的名字和脸。
超级个体工作坊
与高峰论坛同步进行的,是由易论AI承办七场干货满满的超级个体工作坊,深入探讨了AI落地的具体方法论。
易论AI创始人易亚婷主持了首场工作坊《提示词艺术:AI高效应用的核心技术与方法论》。43AI科技集团杨樾、43 College联合创始人张凯寓、软积木科技CMO史海旭和LangGPT创始人云中江树,深度剖析了提示词的本质 。嘉宾们认为,提示词是人机对齐的桥梁,也是思维的数学转译。虽然未来可能不会有终极通用的“原提示词”,但掌握结构化表达、保持对模型的谦卑,是避免提示词失效、激活模型深层能力的关键 。
随后的《AI助力营销增长:超级个体的营销破局之道》由小红书营销专家王梦珂主持 。产品商业化咨询师王曼Abby、腾讯广告讲师小Q老师和Leapo Tech联合创始人曼达Amanda,分享了营销行业的重构 。工作坊展示了小团队如何利用AI完成传统大团队的工作量,以及如何利用AI快速响应流量红利。嘉宾提出的“金字塔自由模型”和三维能力模型,为超级个体的进阶提供了清晰路径 。
《AIGC视频创作:从概念到爆款的全程指南》由易论AI合伙人张媛媛主持 。跃墨工作室创始人龙以童、温维斯工作室创始人温勤、森海萤光工作室创始人森海、像素无界导演何必以及URSA Studio导演周仙姑,坦诚分享了创作中的“抉择焦虑” 。面对技术的高速迭代,嘉宾们的共识是:AI是伙伴而非替代者。创作者应加倍投资“好奇心”与“审美”,用行动去抢占赛道,而非停留在焦虑中 。
下午,非凡资本合伙人赵亮主持了《AI动态漫:从生成到叙事,解锁漫画创作新可能》工作坊 。漫谭制片人埋云、艺界创想创始人柴雯和水母智能联合创始人周志鹏,将2025年定义为“AI漫剧元年” 。技术让制作成本降至千元级,制作周期大幅缩短。虽然目前全民爆款尚需时日,但UGC的崛起和垂直内容的井喷已是大势所趋,未来将是人与AI共存的创作新生态 。
紧接着的《AI短剧:驱动内容工业化生产新纪元》同样由易论AI合伙人张媛媛主持 。AIpai创始人陈坤、上海艾门韦思 Aimwise创意热店创始人黄社长、StoReel COO张睿、CoreX-AI电影工作室 创始人&导演-言川和鲸海拾贝商务副总裁黄鹭翔,探讨了AI真人短剧的半自动化现状 。嘉宾们分析了“无爆款”的原因,认为是规模化提量困难和玩法单一所致。建议从业者兼修影视与AI能力,积极探索出海等新商业模式,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 。
科技自媒体AI冷科长主持了《AI赋能自媒体:内容创作与流量增长新策略》工作坊 。YouMind创始人玉伯、Sky9合伙人任鑫和QLab创始人AI异类弗兰克,探讨了自媒体的未来 。嘉宾指出,AI Agent可以武装个体,未来甚至会出现“AI合伙人”。核心策略是要打造强IP,利用AI作为杠杆,建立与用户的深度信任,实现从内容创作到数字产品的盈利闭环 。
压轴登场的《Vibe Coding:自然语言驱动的新一代编程范式》工作坊由AI产品黄叔主持 。LangGPT联合创始人甲木、符号互动创始人杨泽昊和猎河科技前TT商业化AI产品经理乔向阳,再次聚焦Vibe Coding 。嘉宾们分享了亲身实践——用自然语言开发APP功能、创意策划等。这预示着编程将成为一种基础通识能力,初级工程师岗位或将减少,但拥有独特价值的超级个体将迎来黄金时代 。
创造者午夜小灶
当夜幕真正落下,北京站并没有散场,反而换了一种更贴地的方式继续生长。白天的 Panel 和 Workshop 让我们把趋势、方法论和工具链路拆到足够清楚,但到了“午夜小灶”,那些被 AI 推到台前的真实创业冲动、试错压力、以及合作的可能性,才像潮水一样涌出来。
出海去孵化器午夜小灶&「北京线下MeetUp」圆满举办。活动由出海去合伙人辰丰,邀请YouMind创始人玉伯、QuickCreator联合创始人阎志涛、ListenHub创始人橘子、前字节商业化AI产品经理向阳乔木、语核科技创始人翟星吉分享创业心得与项目进展,同步发布出海增长新业务。现场设置项目快闪与自由交流环节,以轻松有料的氛围促成嘉宾与参与者深度对接,为出海领域合作与创新注入灵感。
AGI Villa X Datawhale聚焦「Agent技术与创业落地」的午夜小灶也顺利落幕。活动由Datawhale城市负责人及AGIVilla合伙人 Darren发起,以开放形式鼓励参与者分享Agent相关想法、展示项目成果,共同探讨技术与产品卡点。现场汇聚创新者、实践者与探索者,通过自由对话搭建起灵感碰撞与伙伴对接的平台,助力Agent技术从概念稳步走向实际创业落地。
Vitally AI Studio「All About Video」主题活动成功举办,由VitallyAI创始人Alvin主理,策划的活动覆盖全球 AI 视频最新趋势、视频平台工具、商业化广告、自动化发布、数字人运营、AI 短剧、虚拟偶像等议题,吸引影视制作、广告营销、AI 创投与技术等多元从业者参与。邀请爱诗 企服负责人孙伟哲、MovieFlow创始人梁巍、Agent开发超级个体Gary、拥抱智序创始人张拼拼、超级创作者 “熊厂长”,现场以 Ted 分享 + 开放交流的形式紧凑进行,Vitally也预告了面向电商 “一键出产品带货视频”新产品, 推动AI 视频多元应用对接合作搭台,与未来技术的融合进化。
2026杭州AI科技周预告
所以北京站的结束,不是“活动圆满落幕”的句号,而更像是一句带着回声的提示:在 AI 时代,超级个体真正需要的,从来不只是更强的工具,而是更清晰的方向、更大胆的行动,以及一群能把你往前推的同行者。白天我们把行业的方向辨认清楚,夜里我们把彼此的手握得更紧,下一次相聚时,希望你带来的不是“我又学会了什么”,而是“我用 AI 把什么变成了现实”。
对了,给大家留个彩蛋:2026 年非凡大赏不再只是“一天的热闹”,而会升级成一整周的 AI 科技周。#2026杭州AI科技周 现在已经开始招商与筹备,如果你希望在下一轮 AI 产业浪潮里更早占位、和我们一起把舞台搭得更大,欢迎来找我们提早沟通。我们想做的,不只是延长活动时间,而是把非凡大赏真正打造成东半球最值得来的 AI Tech Week。期待在 2026 年 3 月底的杭州,再和你一起把这股创造力推得更远。
邮件:siyushenqi@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