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结果全是AI生成?这可能正是李彦宏想看到的

百度搜索结果全是AI生成?这可能正是李彦宏想看到的

 

4月16日上午,李彦宏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重点介绍了三款产品—— AgentBuilder、AppBuilder、ModelBuilder。大会虽然号称开发者大会,这三款产品看上去也都是面向开发者的,但事实上整场发布会,李彦宏都在力宣传一个观点:AI工具的极极帮助下,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是开发者这句话其实有两层含义。首先,由于“编程”技能的掌握成本而已,普通人被困在门外,大量创意的想法被困于现实无法实现,自然阻止了应用人群的出现。AI工具的出现使得自然语言编程成为可能,极大地降低了应用的开发成本。其次,同样是由于开发者数量稀少,互联网上的分布信息都以点散的方式出现在用户面前。举个简单的例子,硅基君准备去上海玩一个礼拜现在需要做攻略,但搜索航班、餐厅、SPA、酒店就需要多次重复进行搜索、审视、记录的工作。但如果有一个专门做旅游攻略和行程安排的AI代理,这个过程不就简单多了吗?还是这个例子,如果我们直接用百度搜索“上海旅游攻略”,出现的概率很大是或者旅行社携程美团之类的产品页面,用户想要更详细的信息还是得反复进行搜索调查,效率极低。但如果出现的是一个类似文心一言的对话窗口,无论是了解关于上海的一切信息,或者是旅游高级服务都可以在一个窗口完成,更加方便。这些操作为什么不做一个这样的页面?同样也是由于开发成本过高。现在百度想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人们都可以看到的开发属于自己的方便。硅基君尝试一下百度推出的三款产品,AgentBuilder、AppBuilder、ModelBuilder,发现真的挺。
 

 

 

 

 

 

 

 

 

 

 

 

 

 

 

AgentBuilder

首先是AgentBuilder,李彦宏表示“智能体可能是未来离每个人最近、最主流的大模型使用方式,基于强大的基础模型,智能体可以批量生成,应用在各种场景”。
说到智能体,那么接下来就是AI助手。进入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现成智能体。硅基君简单翻一下,常见的使用场景基本都被覆盖。据李彦宏所说:“ (百度平台中)已经有3万多个智能体被创建、5万多个开发者和上万家企业入驻工作智能体有“Canva设计助手”“TreeMind树图”“AI搜索助手”等;生活学习所有心智能体也有亮点,像哄孩子用的“熊猫天天AI故事”“读书专家”等等,让用户生活更加便利。这其实就很接近OpenAI的GPT商店了。但毕竟千人千面,如果用户有自己特殊的需求,百度文心智能体也提供了非常完善的制作方法,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说人话)来建立智能体。具体来看看是怎么操作的。五一快到了,硅基君想要出门旅游,但宅了20多年了,对旅游一窍不通,文心智能体可以帮忙。点击右上角的“创建智能体”,有代码能力的用户可以选择低代码模式,但大部分情况用户使用“零代码”就可以满足需求了。接下来硅基君给智能体起名五一旅游助手,并简单写一下它的设定:你是一个旅游专家,对中国各地的名胜古迹、人文风光如数家珍。而且你能够随时各地收费的门票费用。进入文心智能体创建的主页后,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基础配置、高级查询配置和预览调优。其实到了这一步,文心智能体创建的差不多了,因为智能体的核心功能“指令(提示)”部分,文心一言已经根据你的设置进行扩展了。硅基君简单看一下,这指令写的比一般没培训过的人写得要好。在高级设置里,用户可以添加一些“代码生成器”“画一画”之类的工具,让智能体能力更强。和指令一样,文心智能体简介根据你的设定,为你推荐相关的工具。比如推荐硅基君的五一旅游助手,可以容纳“酒店查询”“门票排行榜”“门票入场”等。最后是实战入口,“故宫的开放时间”这样细节的问题可以问文心智能体。连“只有5000块怎么出国旅游”这样刁钻的问题,文心智能体内容也回答的有板有眼。还提供了很多链接素材,用户提供更多。
 

 

 

 

 

 

 

 

 

 

 

 

 

 

 

 

 

 

 

 

 

 

   

到这里还没完成,硅基君想让自己的智能体更加个性化。于是上传了李白的图片作为五一旅游智能体的数字形象,而且为了丰富智能体的数据,硅基君还上传了一些上海旅游的数据,先让五一旅游智能体成为上海本地通。简单评价下,智能体虽然不是百度独享国内的,OpenAI也推出过GPT。但是百度的文心智能体确实方便,智能体的核心功能指令,百度可以自动生成,并且会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相关工具。极端情况下,用户给智能体起个名字,写下一句话设定,点下鼠标,一个可用的智能体就诞生了。
 

 

 

 

AppBuilder

 
接下来看看百度AppBuilder,这款产品可以大幅降低AI原生应用开发难度,开发者不用写一行代码,就可以用自然语言开发出一个AI原生应用。有多方便呢,用李彦宏说的话“最快只需要三步,开发者就自然可以用语言开发出一个AI应用开发”。三步,是不是太夸张了?AppBuilder本身位于AgentBuilder,很多地方有相似之处,但最大的特点是有更多组件专业的可以使用,比如语音识别、手写文字识别,还支持第三方api接口,像快递查询、热门短视频等。比如硅基君想做一个拍照解题的应用,没有文心一言之前,硅基君可能需要编程,调用百度飞桨的padleocr库等,识别完成后联网络搜索。而AppBuilder把文字识别和网络搜索功能都集合在一起。硅基君告诉AppBuilder,“我想做一个可以拍题解答的应用”。AppBuilder思考了一下之后,就做了一个应用框架。接下来,硅基君下面配置所需要的模型和组件。关键组件“手写识别”“通用文字识别”都是AI自动推荐的,不需要用户一个找。模型方面,主要可以用到百度ERNIE3.5或4.0,不同模型的能力、脉络长度和价格有所区别。应用就这么完成了!?硅基君随便百度了一道题,给AppBuilder做一下。对于纯文字题,AI识别完整,并且答案正确,还科普左右等差数列。在做几何题的时候,AI对图形识别不太好,但根据描述给出了建议。也可以理解,毕竟只用了文字识别组件,图像识别达不到也正常。如果你有api百度接口,那么你还可以借鉴应用到的AI中。比如李彦宏展示了AI如何引用大学的接口,从而让学生可以更方便的查询课表、饭卡余额。虽然现在有各种库可以方便实现醒目的功能,但还是要编程基础。AppBuilder集合了百度的各种组件,解决了这个问题。百度飞浆有很多功能,希望到时候可以共同加入。
 

 

 

 

 

 

 

 

 

 

 

   

 

  

 

  

 

模型构建器

  

最后是百度发布的ModelBuilder,一款更适合专业开发者使用的工具。我们都知道,对于现在的AI来说,背后的大模型是最重要的。但从零训练一个成本太高,恐怕有技术难度,更别说对硅基君这样的小白,怎么在huggingface上找到模型都要花点时间。ModelBuilder正在解决这个问题。ModelBuilder提供了“大模型直接调用”“大模型调优训练”“提示工程”“插件应用”四个场景。在大模型直接调用模式中,ModelBuilder提供了77个模型供用户选择。除了百度自己的大模型,目前目前比较流行的开源大模块类型基本都有,像Mistral-7B、Llama2-7B、Gemma-7B等。进入模型详情页面,用户可以看到模型的基准分、技术亮点等。哪些模型更适合问答、哪些模型更适合角色扮演都写详细了。在模型模型、提示工程上,ModelBuilder还提供了详细的流程。用李彦宏的话来说:“模型构建器可以根据开发者的需求定制各种尺寸的模型,并根据分析场景对模型进一步精调,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李彦宏展示了调整后的模型,如何好的批改作文,为学生提供建议。第一步:创建数据集。模型精调的很大程度上效果程度依赖于我们的数据质量。ModelBuilder提供了数据清洗、数据标注、数据增强的工作流程。第二步,数据整理收集后,在ModelBuilder上选择一个基础模型进行参数,参数的参数配置平台都会提供建议,说是用AI训练AI?在提示工程上,开发者可以学习百度精选的提示。硅基君使用了ModelBuilder的五子棋提示s,和百度大模型玩了局酣畅淋漓的五子棋。虽然在AgentBuilder、AppBuilder上,ModelBuilder上手有些感应,但其可视化的页面,响亮的流程,确实比代码页面纯方便。李彦宏曾经发布宣言:“你只要成为一名开发者,就可以用自己的创造力改变世界”。使用完三款产品,硅基君感觉这一天并不远了。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276019273

邮件:siyushenqi@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添加微信
添加微信
Telegra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私域神器:一站式全网全渠道拓客营销软件
销售热线:173 5412 3667 (←点击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