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亿用户、估值 300 亿美元,「暗黑版微信」决定上市

9 亿用户、估值 300 亿美元,「暗黑版微信」决定上市

 

自2017年以来,Telegram的创始人帕维尔·杜罗夫(Pavel Durov)就从没有接受过任何公开采访。直到不久前,这位神秘的亿万富翁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的采访,他向孩子释放了一个信号——Telegram正在谋求IPO。

据杜罗夫本人称,11年成立,全球掌握9亿用户的Telegram,估值在300亿美元左右。

作为全球知名的平台、寻求上市的隐藏科技聚会,Telegram 是一个奇怪的存在。

它时常被人提及,但其内部有知甚少;它约有 50 名核心,却支撑了 9 亿的月活跃用户;成立多年,Telegram 强烈依赖创始人杜罗夫个人资金的支持,几乎没有什么商业化方面的野心,直到近两年员工才开始货币化;它以对待自由、威力对抗的宣传示人,除某些重大舆情内容外,几乎不做任何审查。

从各个角度来说,Telegram 都不太像一家「正常」的商业公司。要理解 Telegram 的这种不正常,可能需要先理解 VK。

01 没有了VK,

福利电报

                                                               帕维尔·杜罗夫|图片来源:Wired

杜罗夫被称为「俄罗斯的扎克伯格」,这个标识来自于他创立的第一家公司 VK。VK 是 Facebook 的编辑者,成立于 2006 年。在俄罗斯这个庞大的单一市场,VK 迅速崛起,到 2010 年,VK 注册用户数量已经突破 1 亿。

2006-2012年间,VK注册用户数量|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今天VK已经不属于杜罗夫,关于杜罗夫如何出走VK、出走俄罗斯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争的公案,可以确定是这与VK庞大的社会影响力有关。一个重要的背景是2011年俄罗斯的那场不公正选举,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在议会选举中权力主导地位,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运动。

抗议在广场上,也在VK上发生。克格勃的继任者、国家安全机构FBS像VK施压,要求其关闭反对派团体的账号。杜罗夫的回应是在Twitter上公开了FBS发给VK的信件,以及一张身穿蓝色帽衫、吐着舌头哈士奇的照片。

                                                                   图片来源:twpic

与克林姆林宫的冲突让杜罗夫的声望得到了提升,一些人视他为英雄,但杜罗夫与克林姆林宫的关系似乎并非反抗者和威权这么简单。俄罗斯媒体《新报》曾披露,杜罗夫一直在向官方积极提供他们需要的几千名用户的信息,包括IP地址、手机号码以及其他识别他们所需的信息。

大约在同一时期,杜罗夫就卷入了一场肇事逃逸事故,同时俄罗斯警察开始进入VK的办公室。紧接着,有消息称,VK的另外两位创始人已经将他们的股份出售给了亲克林姆林宫的俄罗斯金融投资公司联合资本合伙人,而杜罗夫本人已经逃往美国,并在筹建一个新的社交网络。

然后,2013 年 8 月 14 日,iTunes 上出现了一个蓝色纸飞机图标的应用程序——Telegram。在《纽约时报》的一次访问中,杜罗夫声称 Telegram 的灵感来自于当初一支俄罗斯特警队对他公寓的突然访问——“我意识到我和他(杜罗夫的哥哥)没有安全的沟通的方式,Telegram 就是这样开始的。”

 

02

「臭名昭著」的隐私保护

杜罗夫在 VK 的经历深刻影响了 Telegram 的风格,至少在对幼儿的承载中,Telegram 始终保持着一种「誓死捍卫用户数据」的形象。在 2014 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杜罗夫曾表示 Telegram 的灵感来自于 2011 年一支俄罗斯特警队对他公寓的突然造访,他当时正要打电话给他的哥哥:「意识到我没有安全的与他沟通的方式,Telegram就是这样开始的。”

在采访中,杜罗夫将 Telegram 为一家公司,不受任何一个国家的边界​​和安全机构的约束。为了达成这一目标,Telegram 把服务器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以保证任何一个政府都难以描述强迫 Telegram 放弃任何数据。

Telegram 还开发了使用了端到端加密的「秘密聊天」功能,服务器无法看到内容。不过,奇怪的是,这个功能默认是关闭的,只有经过 4 层菜单选择之后,才能打开。另外,只有一对的聊天才能受到这个功能的保护,群聊并不在此列。

尽管一些密码学专家,例如密码学咨询公司Symbolic Software的创始人纳迪姆·科贝西(Nadim Koheissi),认为Telegram的加密技术根本无法与他的竞争对手Whatsapp相提并论,但并不符合当用户加密想到通讯时,可能第一个想起的就是Telegram,尤其是当Whatsapp被Facebook收购的时候。

在社交网络的生态地位中,Telegram扮演了一个反传统的逆叛角色。被Facebook收购意味着,Whatsapp需要修改隐私政策,收集用户数据,以为母公司最大的现金奶牛“定向广告”血输。许多天生反对大公司的人因此转投Telegram。

另外一部分主要增长用户也与大公司有关。在许多人因仇恨仇恨和诽谤信息而被禁止使用 Twitter 或 Facebook 之后,他们出现了 Telegram。2021 年,在美国国会大厦暴动后的 72 小时内,Telegram 就新增了 2500 万用户。在一段时间内,都是 Google Play 商店中下载次数最多的应用。

在 Telegram 官方的使用政策中,也明确表示传播暴力、淫秽、犯罪的内容发布假消息或者是违规行为。但实际上,Telegram 的审查相当数量。

自由的另一面是混乱,各种人都可以在广场上发声,但最吸引人的总是那些暴力、色情、犯罪的内容。2020年爆发的「N号房事件」就发生在 Telegram 的聊天室中,有 74 名女性受害人被要求发布照片、视频,甚至更夸张的内容。

N号房影像|图片来源:香港01

Telegram似乎一直在成为新的暗网。

根据网络组织 Cyber​​int 的数据,Telegram 中提及「Email:pass」和「Combo」的次数在 2021 年中增加了四倍,达到近 3400 次(「Email:pass」和「Combo」是黑客群体中的黑话,用于表示隐藏的 Email 账号名单)。

恐怖分子也钟爱Telegram。2015年巴黎袭击事件背后的ISIS成员就使用了Telegram宣传。ISIS还利用该应用程序招募了2016年柏林圣诞市场袭击事件的袭击者。2017年,一名土耳其检察官发现,伊斯坦布尔雷纳夜总会年前夜袭击事件的幕后枪手就是Telegram上接受的ISIS领导人的指示。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说,这是 Telegram 意识到放大其平台上内容影响力的后果。例如,公共频道可以拥有无​​限数量的订阅者;私人群组可以达到 200,000 人,显然超过 WhatsApp 限制的 1,024 名成员。同时,任何用户都可以上传最大 2GB 的单个文件。

Telegram 似乎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政府愿望,通常只能在受到强大的或者舆论压力下,Telegram 才会出面封一些禁账号。阿富汗人权活动家纳迪姆·纳西夫(Nadim Nashif)认为只是这 Telegram 商业模式的一部分:「像 Telegram 这样的公司的领导人并不傻……他们已经做出了这样的——一个有争议也许是很不错的,这可以决定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Telegram 也不应该具备内容审查的能力,目前它大约有 50 名核心员工。而截至 2023 年,Facebook 的审查人员数量为 7500 名。

 

03

9亿月活,但不赚钱

无论Telegram何尝不是一家正常的公司,但是当他面临IPO的时候,它都必须让自己看起来像一家正常的公司。其中最核心的指标就是商业化能力。

互联网公司都是轻资产公司,开支的大头通常都是员工的薪资。在这方面Telegram控制得很好,大约只有50名员工。

另一个大头就是服务器带宽成本,毕竟 Telegram 在全球有 9 亿月活跃用户。杜罗夫在采访中透露每个月活跃用户的每年成本不到 70 分,据计算,Telegram 过去一年的成本就是 6.3 亿美元(约合 45.53 亿元人民币)。

早期 Telegram 没有商业化的意图,资金全部依赖杜罗夫本人的个人资产。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到 2021 年 4 月,Telegram 已累计欠下 7 亿美元债务。Telegram 的一个应对措施是超额发行债券。对于一家无法自我造血的公司来说,随着用户规模越来越大,烧钱的速度也很快。

值得注意的是,9 亿月活用户的 Telegram 的盈利能力可以说非常弱。

从角度来讲,Telegram 对隐私的承诺,这使得它并不适用于广告这种时代最赚钱的商业模式。以 Meta 和 Alphabet 为例,2023 年 Q4 Meta 互联网 401.11 亿美元,其中广告营收数据占 96% 以上;谷歌 2023 年 Q4 磁场 863.1 亿美元,广告收入现金流 75% 以上。不采集用户数据,也承诺不进行一对一聊天界面中展示广告,就会损失了定向广告这头现金奶牛。

另一方面,Telegram上的仇恨和暴力、犯罪内容等也随之阻止顾及品牌形象的大广告主。2022年马斯克收购Twitter之后,就引发了包括IBM、苹果、华特迪士尼、康卡和斯特华纳兄弟在内的蒸发大广告主离开。《纽约时报》当时称,这造成了约7500万美元的损失。

从产品形态来说,Telegram没有信息流界面,又进一步限制了广告的展示空间。

从用户文化角度来看,Telegram 的重点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对隐私的承诺,这部分是用户天然的反感广告。

其实,从两年前开始,Telegram 已经开始了一些商业化的探索,但基于公司的价值观,多少有些动作变形。例如在广告主可以在特定的频道卖广告,限制条件是拥有 1000+用户的频道,且广告内容必须限定在 160 个字符内。或者是每月 33 元人民币的高级会员,核心功能是 4GB 的文件上传容量、更丰富的表情包,以及——去广告。

好消息是,杜罗夫表示 Telegram 已经接近盈利,并有望在今年实现盈利。不过,对于一家志向 IPO 的公司而言,IPO 意味着更透明的信息披露,更合规的内容审查以及更强烈的盈利预期。到了时候,Telegram 是否还能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可能是问题。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276019273

邮件:siyushenqi@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添加微信
添加微信
Telegra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私域神器:一站式全网全渠道拓客营销软件
销售热线:173 5412 3667 (←点击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