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派对》找到了用户流失的解药?

《蛋仔派对》找到了用户流失的解药?
文/严锦彦

9月5日,《蛋仔派对》宣布8月MAU和乐园地图累计数均突破1亿。

换算一下,这意味着自游戏上线以来,平均每天有21万张地图被用户创作出来。在我的印象中,国内还没有哪款UGC游戏能达到如此成就。

年初《蛋仔派对》霸榜时,我们曾讨论过,像这样的派对型、社交型产品一夜爆火,并不稀奇,行业里有太多类似案例,它们有时就像一股赶潮流的风潮,昨天是动森、鹅杀鸭,今天是蛋毕竟,这类大DAU游戏竞争的并不是那些最垂直、最硬核的用户,而是广大的泛用户群体,他们的风向属性更重,也更容易流失。

从结果上看,我们的担心是多虑了。《蛋仔派对》不仅顶住了流量涌入后的压力,还一直在增长。

更引人注目的一个现象是,之前我们曾多次推测,《蛋仔派对》的用户画像主要是、小孩。可现在我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男性用户,其中还不乏80后的身影。

 

“对于孩子有些幼稚,对于成年人刚刚好”

甚至,在阿联酋某二次元游戏嘉年华的搭建现场,葡萄君的同事还看到一位工人趁着午休时间,席地而坐来了一场《蛋仔》聚会。这似乎和我们的想象又出现了。

那么,到底是谁还在玩蛋仔,谁还留在蛋仔?为什么它能一直立在龙头?它的未来,真的会如丁磊所说,至少运营10年,成为《梦幻西游》一样的产品吗?

01

谁在玩蛋仔?

为了搞清楚谁在玩《蛋仔派对》,我在网上搜索了一番,最先让我惊讶的是,这款游戏现在在家庭场景里异常风靡。

《姬佬爱上熊》是我关注了很久的一位主播,粉丝会亲切地称呼为熊姐。早年熊姐的视频大多以宝可梦为主题,而最近的内容逐渐变成了《蛋仔派对》,比如“8岁女儿教笨蛋爸爸玩蛋仔”“如何才能把也骗过来一起玩”……

视频中,熊姐的奶爸气质得到了充分的表演。明明是一个游龄20年的高玩,但为了哄孩子开心,他还是会耐心地装作不懂操作,偶尔因为一些小偏差,和女儿混上两句,再让女儿发挥一下。熊姐说,近期会做视频,是女儿喜欢玩这些,而自己也想通过游戏的方式成长,记录女儿的,等她长大了,看到这些视频,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看到这里,我想大多数人都留下了羡慕的泪水,谁不想童年时能有这样的亲子陪伴呢? 而现在如果你搜索《蛋仔派对》与亲子相关的蛋仔关键词,能看到非常多类似的分享内容。其中还有一群50多岁的爸爸妈妈说,自己的蛋搭子是在外打工的孩子,他们分隔异地,却能在《蛋仔派对》的虚拟世界团聚。

这确实是《蛋仔派对》的优势,它的玩法本身就是多人派对,适合众乐乐,拿一个合家欢的家庭主题来说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从这点往外看,《看到蛋仔派对》还联系了更多人。在社交媒体上,你可以很多人通过《蛋仔派对》找到了值得交心一辈子的挚友和爱人。因为有人在大学里举办《蛋仔派对》线下聚会,结识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有30多岁的大叔分享称,按照以往的游戏喜好很多,《蛋仔派对》并不是自己会玩的游戏,但意外地被朋友带入坑后,竟然并标榜大学生成为了知己。

不难看出,如今《蛋仔派对》的用户群体已经非常广泛了。而一款UGC游戏,它的创作者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从这次公布的1亿张乐园作为地图数量,你足以让《蛋仔派对》的创作者数量激增。

在研究生的第一届创作者大会上,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位创作者叫小臣。据介绍,她是一位年轻的10后,一开始只是和普通用户,打打排位,玩玩乐园图一样。后来她开始逐步演出出自己的创作天赋,原创地图《速度与激情5》大火后,不仅成为了官方评选的最佳挑战区艺术家,还收获了父母的认可。现在她会利用空余时间,和家长一起经营着自己的志愿爱好。

这并非孤例,来自低人口、高自由度的创作工具,不同职业、身份、年龄的用户都有可能成为《蛋仔派对》的创作者。其中熊哥就是一位全职的签约创作者。在接触这款游戏时,他已经是一位34岁的奶爸,虽然有着游戏梦,但在蛋仔工中小有成就后,他不仅靠着过硬的做图技术养活了自己的坊,同时还在《蛋仔》派对与广州美术学院展开的教学合作中,担任了线上“老师指导”,解锁了一系列前面没有过的人生经历。

在恰逢《蛋仔派对》UGC生态的爆火时,我还观察到一个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作者也加入到了这股风潮中。比如推图博主,他们会在游戏中网罗各种优质UGC地图,波士顿安利视频;另一种则喜欢在社媒上记录游戏中的美好瞬间,分享自己的游戏故事。这里面包含了一部分素人用户,也有来自其他游戏的激烈转战到来的主播。比如@奇妙国国到底是美食区up主,如今转战到《蛋仔派对》后颇受欢迎,走上了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

也就是说,现在MAU破亿的《蛋仔派对》,已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用户生态。这里面可以细分为用户、UGC创作者,以及内容传播者,而每一个细分群体的又都是多元丰富的,我们很难以某一类用户属性或群体去繁荣他们。

02

为什么大家会留在蛋仔?

现在问题来了,像《蛋仔派对》类似玩法的产品并不存在,为什么偏偏是它能吸引大量用户,又让大家愿意留在其中?

我认为《蛋仔派对》向幼儿、用户展示的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某种玩法类型,而是一种温暖治愈的社交场景,而是一种情感。

我曾经采访过她们《蛋仔派对》的用户创作者——轩仔和噗呲。她们认识的时间不算长,且性格差异颇大,轩仔性格慢热、内向,平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说话非常南方,而噗呲则大方利落。光是这样看来,你很难想象她们会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有一次游戏中,轩仔在蛋仔岛上被粉丝认出来了,直接输出,表达了自己对她的喜爱。站在一旁的噗呲顿时遭受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明明自己也很努力,为什么却没能得到这般认可? “在游戏世界里,明明大家看不到对方在手机屏幕前的脸,但她却能捕捉到我的低落。”噗呲觉得,在这之后,彼此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而轩仔到了线下,也只有在噗呲的陪伴下,才敢接受采访。

在此之前,我曾经非常怀疑,前一部网游是否真的能构建出所有完美的社交场景,用户都是真心换真心。毕竟这在现实中都很难做到,甚至是在虚拟世界。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蛋仔派对》的环境就完全纯净的,在游戏里你可能还是会遇到“一些坏蛋”,但似乎《蛋仔派对》的用户都乐于看到更美好的事物,愿意去传递更美好的正向情绪。

比如说在很多用户分享中,我们能看到,当你在蛋仔岛使用“悲伤”动作后,马上就会有很多陌生用户过来给予奖励,使用搞怪表情和动作,尝试逗你开心。

用户会自发做出这些有趣的行为,是因为它的画风?还是玩法?你很难说清楚。但无论如何,这构成了为什么《蛋仔派对》独特的产品特质——它的游戏更温​​暖,更容易传达给用户内心那片柔软。

随着深入了解,我发现《蛋仔派对》提供的情感纽带存在于用户之间,还在用户与“蛋仔”之间。

澳洲有位网友发布了一个名为“当你下线后,蛋仔会做准备”的视频,引发了一场大火讨论,网友们纷纷倾诉了自己的脑洞。有说“蛋仔”终于不用被主人强迫着上分了,不用在剧烈的健身中磕碰碰碰了;有说自己的“蛋仔”闲不下来,肯定会武装自己喜欢的衣服四处旅行;也有说它可能会躲在蛋仔岛的角落发呆,等待人类的再次上线……他们将“蛋仔”视为自己的孩子或陪伴自己的朋友,由此诞生了诸如“人为什么不能生蛋仔”、“世界上如果真的有蛋仔就好了”“当蛋仔走进爱情”等一系列话题。

可以看出,在这些用户眼中的“蛋仔”不再是游戏中的虚拟形象,而是一个有独立性和情感的个体,切实存在于平行空间的蛋仔岛中。他们将自己的生命情感投射在“蛋仔”形象上,而总计自身的“被需要”,这一点往往让很多用户倍感幸福和满足。

所以,《蛋仔派对》真正难以复刻的地方,不是产品形态,也不是UGC编辑器,更不是起量的营销方式,而是独特的社区文化。它就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游乐园,大家喜欢,不仅仅是奔着那些有趣的设施来的,更吸引人的还有那温馨有爱的双边体验,以及紧密的情感联系。

03

《蛋仔派对》的

下一阶段是什么?

 

前面我们说过,《蛋仔派对》如果能稳住,那么将有机会成为网易第一款冲击大DAU的竞技型产品,而从目前的成绩来看,它不仅稳住了,而且更进了一步,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用户生态。在此基础上,它还有不断更新竞技竞技、鸭鹅杀等丰富多样的玩法模式,持续完善创作工具和支撑体系,为UGC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照着这个节奏、长线操作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蛋仔派对》的下一个阶段会是什么,它还有多少想象力?是中国版的《罗布乐思》?还是成为品类头部的十年常青树?我想现在网易的野心还不止于此。

从近一年《蛋仔派对》的市场动作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自上线以来,已经做了37次IP联动,光是8月,就开启了8场联动。不止是奥特曼、喜羊羊等文创作品,蜜雪冰城、网易云音乐、美图秀秀等生活和应用场景,都在努力覆盖,甚至还和杭州、广州等地区公安展开了合作,在大众面前刷脸。不难看出,网易正在尝试把《蛋仔派对》打造成一个国民级的IP,就像迪士尼和任天堂做的那样。

而且现在看来,这种做法已经有了一定成效。反映在认知度和流行度上,你进到一些潮玩店或文创店里,可能会发现大量有蛋仔元素的商品知道。非常,这也意味着这个IP现在越来越受欢迎。更直接一点的,在游戏和蜜雪冰城联动时,我们能看到大量用户去主题店里喊暗号;从每次官方举办线下聚会时,评论区里永远都有各个城市、学校的用户在请愿,希望能参与其中。

制作人kwan曾表示,他们希望《蛋仔派对》最终呈现出来是一个乐园,这个乐园不仅仅是提供快乐的,它最初是一本全书的百科全书,包含了背后的内容。体现在UGC上,它可以是承载物质的载体,反应在体验上,全年龄全地域的用户都可以在里面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微小情感。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蛋仔派对》要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或许会比常规产品更可怕。当用户数持续增长之后,游戏还能否维持原来的文化属性和调性?新入局的创造者是否会影响已有的创作者生态,比如催生内卷而导致忘掉初心?这些都是如今互联网社区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大家花时间去检验。

而现在我们如果从理想化的角度来展望,未来​​《蛋仔派对》真正成为一个乐园,一个大IP时,我想它的意义就不再是简单的第一款游戏了,它会成为一代中的记忆,陪伴大家成长。这无疑是所有游戏都想实现的终极目标。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276019273

邮件:siyushenqi@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添加微信
添加微信
Telegra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私域神器:一站式全网全渠道拓客营销软件
销售热线:173 5412 3667 (←点击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