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以下文章来源于KrASIA,作者Moulishree Srivastava,授权私域神器出海发布,欢迎行业优质稿件投稿。
近期,由印度软件和服务业行业协会Nasscom发起的调研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印度9300多家科技企业中,70%左右的公司的消毒只能支撑其维持不到3个月的时间,30%左右的公司已暂停运营或濒临倒闭。在这种情况下,新增大量的企业未曾放弃,尝试通过各种方法摆脱困境。根据 Nasscom 调查显示,54%(5022家)的科技企业正在积极寻求转型,医疗保健和教育科技等快速增长的领域成为了公共卫生公司已转型的方向。此外,一些从疫情危机中恢复的公司也迅速转型,导致消费者的需求更大。本文中,KrASIA 将关注电商、食品和出行这三个领域中一些头部企业的转型策略,探讨他们是如何“转”危为安的。
目录
为使印度民众免遭新冠病毒的感染,印度政府于3月底宣布全国封锁。在封锁期间,印度允许食品杂货和药品采购上门服务,这让许多电商公司看到了。为了度过这场危机,线上参与者采取了“三管齐下”的策略:销售生活必需品、帮助线下希望志愿者开展线上业务,并大力推广自有品牌。在全国封锁后的最初几周,几家头部的一线员工开始把大部分资源投入到食品杂货领域。在这次转型潮中,早早开始布局食品杂货全业务的 Amazon India 和 Flipkart 最先完成了转型。而此前从未尝试过食品杂货系列的电商平台 Snapdeal 和中国出海的 Club Factory 也开始涉足该领域。此外,电商平台 ShopClues 在组合食品杂货之余还药品系列。在过去的两个月里,Flipkart 与出行公司 Uber 和 Meru 合作,在一些城市推出了“最后一公里”的系列服务。为确保生活必需品的供应,Flipkart 还与研究员 Spencer's Retail、Vishal Mega Mart 和快消品公司 Tata Consumer Products 完成了合作。亚马逊印度则与印度铁路开展合作,通过铁路将货物运送至印度各地。 随着线上购物的限制已经放宽,亚马逊印度通过其自有品牌推出一系列热门产品,例如:口罩、电子体温计、手机消毒剂、个人防护装备、短暂手套等产品。尽管印度政府在6月初解除了封锁,但一些电商的业务重心仍放在食品杂货方面,因为非必需品的需求相对低迷。福雷斯特市场调查公司(Forrester)的高级预测分析师Satish Meena称:“人们仍会购买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口罩、家用消毒产品,但对于时尚和家电产品的需求不高。那些想要购买升级产品的消费者很可能会因疫情的不确定性计划推迟了购买。”“在未来几个月里,即使病例数量下降,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在网上进行购物。”Meena补充道:“预计消费者的购买水平将在6-9个月内恢复,他们可能会愿意尝试在网上购买更多类别的产品。”Meena今年的电商市场规模将增长约6-7%,而在疫情爆发前预测为20%。
早在封锁前,食品系列公司就已经陷入了危机,因为人们更喜欢在家做饭,而不是订餐。从3月起,食品商品公司Zomato和Swiggy的当月订单量下降了60%,而1月和2月订单量在1亿左右。全国范围的封锁不仅减少了订单,还因为大多数餐厅暂停营业而中断了食品的供应。不过,这同样是独角兽也在食品杂货领域找到了新的机遇。事实上,Swiggy 早在前不久就已经开始涉足足食品杂货商品领域。通过借助旗下的食品杂货团队,该公司开始了食品杂货商品业务,商品范围在 4 月中旬已覆盖该国 300 个多个城市。另外,之前从未涉足足食品杂货商品领域的 Zomato,同时 4 月初与当地连锁零售店合作推出食品杂货商品其平台 Zomato Market。Meena 认为,Swiggy 和 Zomato 将成为食品杂货商品领域中强有力的竞争者,因为他们拥有供应链网络、人力和资本。“对他们而言,食品杂货是最容易拓展的业务。如果不涉足该领域,他们又将如何弥补 6000 万至 8000 万的订单损失呢?”。此外,Swiggy 公司首次推出的超本地化商品服务 Swiggy Go 重新命名为 Swiggy Genie,并将其拓展到 60 个多个城市。 据报道,Zomato 仍在继续开展快递宣传和投递服务。随着印度政府准许酒类商店的营业,餐饮仓储公司抓住了这一巨大的商机。5月下旬,公司开始在贾坎德邦(贾坎德邦)开启酒类商品服务,并进一步拓展至奥里萨邦(奥里萨邦)和加尔各答(加尔各答)。同时,这家公司还与快消品公司和酒店合作。大多数大型快消品公司意识到消费者在短期内不会主动购买其产品,因此他们需要主动将其产品送给顾客。从4月起,Swiggy与多家知名快消品公司合作,如联合利华、宝洁、Godrej Consumer Products和Dabur。同时,推出了拥有高端食品品牌Del Monte的FieldFresh Foods Pvt. Ltd、本土健康保健品牌 Gaia 和护肤品牌妮维雅(Nivea)也都在 Swiggy 和 Zomato 平台售卖自家的产品。
居家隔离也给该领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打击。对于网约车平台 Uber 和 Ola 的司机而言,以公司和机场为目的地的出行线路是佛罗里达州收入来源。持续两个月的封锁,使得这两个需求因而停止,导致平台司机减少 95%。Rapido、Bounce、Yulu 等共享出行公司也面临着相同的遭遇。针对此类情况,大部分共享出行公司都开始转型,开始为医疗保健相关产品和生活必需品提供系列服务。从3月25日印度开始实施全面封锁后,Uber迅速做出响应。在一周内,公司推出Uber Medic服务,为前线风险提供出行支持。此外,在4月中旬,该公司还为Flipkart、Bigbasket、Spencer's Retail等零售平台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商品服务。5月,印度已解除部分地区的封锁,Uber立即推出“Uber Rentals”推出业务,用户可按小时租用车辆,而不是按单程使用车辆。公司认为,这项业务可以让用户在“一次租用”后完成所有行程。此外,Uber仍然同一时期出了“Uber Connect”,旨在为用户提供同城包裹送取服务,该服务与 Swiggy 和 Dunzo 公司推出的服务类似。位于印度班加罗尔的网约车公司Ola,在疫情期间重点拓展金融业务“Ola Money”,推出了短期信贷、电子钱包、保险、生活缴费等服务。还为用户推出“以折扣价购买或租用笔记本电脑”的服务,帮助人们实现家庭办公。据报道,Ola公司正在与Bounce、Yulu、Rapido共享出行等公司合作,共同拓展自驾业务,通过预订模式向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车辆。其竞争对手Uber等也在拓展类似业务,如:向企业提供租车服务、为电商公司提供更多支持、为用户推出车辆长期租赁业务等。另外,在5月的第一周,自行车租赁公司Rapido与Zomato、Swiggy、Delhivery、Myntra、Bigbasket、Big Bazaar、Spencer's Retail等公司合作,在印度30个城市推出超本地化商品服务。同时,共享单车公司Yulu也与几家电子同事合作推出,类似的超本地化食品杂货及药品的物流服务。尽管政府已经解除封锁限制,但市场预计仍需要6-9个月的时间恢复。在此期间,各家公司都将继续通过转型来不断适应疫情下新的变化。
邮件:siyushenqi@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