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从0到1冷启动的高效捷径

01 Network Effects

 

在省钱的前提下,不做无用功不白白浪费精力,也不用因为依赖投放而过于注重回本。回归本质的冷启动怎么做?

 

复刻从0到1冷启动的高效捷径

 

Tinder的例子经过USC到UCLA一直到覆盖整个LA,然后复刻到纽约、芝加哥等多地。渐渐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交网络圈。因此在一系列的操作后,Andrew把它早期定位为那群参加party的小伙伴的社交网络圈的社交网络圈。
 
我们通过Tinder的案例可以深感Network effects在冷启动阶段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所以一个新产品特别是做社交做社区的产品发上线冷启动,不妨试图先想明白如何通过一个事件去触发一个社交网络效应(Tinder的案子是校园派对)?但在设计这个事件之前,我们要确认我们所需要的第一个社交网络圈(即种子用户群)到底是什么?
 
然后Andrew在一些采访中又举了Linkedin的例子,就是讲他们创始人一开始为什么不直接邀请比尔盖茨而是倾向批量邀请那些有成功案例但还没到Top的那批人(比如Zynga的创始人马克‧平卡斯)到Linkedin。因为那批人才更有动力去通过Linkedin认识更多的人,比如他们有招合作伙伴的需求(你至少不可能期望盖茨在平台上去物色合作伙伴吧),然后同时社会上其他的雏鹰也希望认识比他们更高级别的大佬。
 
看到吗?所以社交网络效应很重要,这不仅仅是意识到其重要性,而是真正去理解它,给每个产品的冷启动找对最佳氛围的社交网络效应。这个思考方式不只适用于社交应用,即使在Web3项目都非常重要,最简单的就是NFT的发行。如果你是从业者,你见证过无数的NFT项目上线,你会发现一个项目的火不火和画功的正相关性远小于其IP的运作、其宣发是不是做对了地方。项目的推特和Discord上的运营如果做得不到位,画得再好也没人会去买。这个和币的概念也是一样的, founders’ background, influencers, network effects and everything else。
 
02Other Growth Tips
 
我们有了这概念之后,再讲讲一些黑客小技巧。像一些社区(特别是内容类社区),除了牢记上面的network effects,还是需要一些其他技巧辅助的。Andrew也提到了Reddit最初的冷启动,我总结了一下:
最早的时候Reddit是没有Subreddit页的,就一个Reddit主版。内容社区最稀缺的资源就是内容创作者,像Reddit这样的UGC社区,没有优质的内容或者内容不高频,是留不住人的。内容决定了留存。等用户留存下来后,自然而然,那些有社区共同感的人会留下来然后开始自己的内容创作。但在这之前,怎么解决匮乏的内容呢?
 
Reddit的创始人决定开始写脚本,创作一堆假账号,然后从各大新闻频道去爬取内容,然后通过假账号进行发布。久而久之社区自己的用户可以取代着去生产内容。说到这里,不得不说【生财有术】这个社群的成功了。亦仁无论在社交网络效应和星球的初始内容运营都是做得非常成功的。也因此,才有了其一个会员日就促成了千万级别营销额的光辉战绩。
 
社区型产品的冷启动小黑科技我们覆盖了。然后我们就看看功能性产品如何做冷启动?其实功能性的产品其一个很显著的点就在于,功能本身应该是产品的核心壁垒。这类产品的冷启动其实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找到目标群体,给他们看到就行了。有些产品的定位很清晰,人群比较好找。但有些产品的定位就比较模糊或者说创始人自己做出来也不知道怎么去针对性推广,那这个时候,你可能需要通过海投市场去找到一些种子用户。
 
海投的首选,在海外就是上Product Hunt。Bitrise,这个企业级TOB的软件就是通过上Product Hunt找到了它的第一个日本客户(在这之前他们连进入日本市场的想法都不敢有,因为进入的门槛真的很高),但是自从有了这个第一个客户之后,Bitrise通过紧紧服务好第一个客户来拓展日本市场,让产品尽可能本地化、产品尽可能满足本土公司需求。他们也是从第一个日本客户开始,才发现日本tech社区其实沟通非常紧密,但他们对产品的要求很高(MVP型产品是不可能在日本生存的,如果没做好就去接触日本客户的话,这款产品可能等不到完善就提前宣布整个市场失败。因为好事和坏事都会传千里),因此全力服务好第一个客户并让它成为免费的宣传大使是Bitrise之后能攻占400个日本企业的主要成功因素。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276019273

邮件:siyushenqi@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添加微信
添加微信
Telegra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私域神器:一站式全网全渠道拓客营销软件
销售热线:173 5412 3667 (←点击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