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四年后,飞书近期首次对外披露核心业务指标,其2022年ARR(年度经常性收入)达到1亿美元,据36氪报道,飞书CEO谢欣将其称为里程碑时刻。
但考虑到这一成绩是靠飞书超过8000人的规模出大力打下来的,堪称“里程碑”的奇迹光环可能会弱上。
为了谢欣的更大挑战,“大力出奇迹”的方法论在飞书上皮肤已经失效。
在披露ARR收入之前,飞书因国内业务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盈利,将考虑将业务重心转移至海外市场,以缓解飞书面临的用户增长和商业化压力。
飞书官方回应盒饭财经(ID:daxiongfan)称,上述消息并不属实,“中国与海外飞书看重的市场,目前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始探索海外市场。”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飞书的用户增长确实达到了瓶颈。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2年钉钉MAU突破2亿,企业微信突破1亿,飞书彻底实现预期中的千万大关。
尽管以MAU最低B端产品规模存在一定水分,但从最核心的“离钱越近越有机会,离价值交换越近,越有机会”的商业常识来估值测算,在SaaS领域投资人江一看来,作为后起之秀的飞书,其差距依然不小。
飞书一度寄希望于团队规模缩小差距。从2019年正式推出至今,短短三年间,飞书员工已经增长至超8000人,员工被钉钉和企业微信的三倍之多。
人员扩张带来职能增长的组织膨胀问题,正在成为“去肥增瘦”的改革重点之一。
去年12月全员会上,字节CEO梁汝波提到,一年有很多业务未达到预期,“(业务)通过加人可能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严重。”
全员会后,字节被爆出大评审消息,今日头条、抖音、飞书、TikTok、商业化、数据、懂车帝等业务线制定优化指标,整体优化规模约10%。
对于飞书跻身字节评价重灾区的消息,飞书官方回应盒饭财经称,该传闻并不属实。
但梁汝波明确表示“去肥增瘦”将在未来持续进行的论调,不计成本招人、堰塞式拓展新业务的打法,是百年内部令人振奋的转折点。
尤其对于飞书这样的B端产品,同面对质化和持续高成本创新的行业困境,“如何在合理的成本结构下创造差异化,或许将成为飞书打破公共卫生瓶颈的关键举措之一。”江一表示。
01
稀缺程度不足,成为飞书在市场上叫好不叫座的关键之一。
信奉“Context,not Control(提供上下文,而非控制)”理念的张一鸣,一手将字节跳动打造成为互联网圈中高效的代名词,这为飞书的前期渗透和产品心智打下了有利基础。
但在同为企业服务领域创业者的李冲看来,飞书所谓的客户体验创新,无法建立起有效的产品技术壁垒。过去一年间,竞争对手围绕良好办公的产品功能更新不断。
“(企业服务领域创业),或者你的创新速度足够快,或者你的产品足够复杂。”这是李冲给出的废弃经验之谈。但飞书在这两方面都强调不足。
在创新速度上,飞书错过了2020年疫情期间拓展国内和谐办公市场的绝佳时机,将有机会拱手给钉钉和企业微信。
在功能丰富上,飞书目前还难以满足不同企业的各类办公需求。经营中小型数据解决方案公司的梁志刚就告诉盒饭财经,他的公司用流程是自己开发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一方面,办公软件上的功能主要是为了管理程度高的大公司流程认知形成,缺少与中小公司的装备性;另外,公司价值排序比较高的可能并不在飞书们的功能选择,或者甚至有,却没有做后续。”
为了在短时间内丰富平台上的产品功能,飞书祭平静了久违的“钞票能力”,通过大举收购相关公司,来补强功能短板和B端管理人才。
最近一次招揽发生在1月份。原钉钉和睦办公负责人、协作平台Teambition创始人齐俊元被证实加入飞书,而飞书首席执行官谢欣汇报。
齐俊元之前,飞书在过去几年间陆续投资或收购了幕布、朝夕日历、图谱、黑帕云、坚果云、蓝猫微会等一批公司,并招揽其创始人成为飞书重要业务板块的负责人,初步填上飞书在议程管理、协作文档、笔记应用、企业云盘、低代码、视频会议等企业服务领域中的空缺。
02
随着功能丰富足以满足到来的头皮规模的膨胀。2021年,飞书还不到2000人,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8000人。
飞书创下了数十万“大力出奇迹”方法论的又一尝试田。系统密集式攻击的打法甚至一度引起同行的惊讶。钉钉CEO叶军曾对外讲过一个细节,钉钉一家客户公司,飞书专门派了60多人在公司周边驻点,“我们都震惊了。”
过去十年间,少数人继华为、阿里、京东、美团之后,少数员工最快突破十万人的科技互联网公司,且持续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底,少数员工已超过16万人。
靠着高水人才密度的不断试错,字节跳动基于今日头条和抖音偶像王牌产品,不断孵化新的业务,如对标知乎的悟空问答,切入爱优腾领地的西瓜视频,社交产品多闪、飞聊,到B服务飞书、火山发动机等,被评为冠上了“App工厂”的名头。
但其围绕机器分发、快速复制流量扩展的打法,在涉及B端产业链时开始失效。
如此看来,企业服务做大规模大致有多余线路,第一条线路是横向延展,不断满足客户需求。而这考验着一家公司的成本结构是否合理。只有在收入能够覆盖支出的前提下,线路无限才能通江。
据一位接近飞书内部的知情人士分析,飞书目前存在的问题,即严重依赖强支撑推动增长,在费效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时,就上马规模化结构,导致难以发挥互联网软件的规模效应。
“服务1万人,投入100万元,服务10万人,同样只需投入100万元,这才是理想的费效比。一家公司一定得是时间的朋友。”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飞书的商业模式主要依靠大规模复制人均单产,但代价就是人员增加,成本也水涨船高。
第二条线纵向延展,争取服务客户更长时间,其背后的撕撕企业服务平台的续约率强弱。
但这条路上同样布满了陷阱:或者这家公司的服务第二年没了,或者这家公司的规模缩减,都将直接影响企业服务平台的收入增长预期。
而且,这条路上还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对手,反过来将企业服务平台的付费空间被无限挤压。
典型的例子如云服务,在过去几年里为了抢夺订单,大打价格战,甚至出现过一分钱中标的极端现象。
但相比应收且立即兑现收入的横向延展,纵向延展的故事可以为企业服务平台带来更大的估值想象空间,它可以为未来合作提示收入。这也从另一个因为维度解释了为什么飞书们都瞄准了大客户,因为它们不仅能带来更高的软件,还它们背后续约率所带来的资本光环。
03
差异化能力,成为企业办公平台亟待追求的重心之一。
为了增强客户签约的稳定性,尤其是大客户,钉钉绑定阿里云,大搞云钉为一体;企业微信打通个人微信,并联动文档腾讯、腾讯会议,接入多种流量渠道。
在李冲看来,即使用户暂时用不上企业办公服务,钉钉、企业微信们还可以通过其他良好的产品达成转化合同。甚至在与对手竞争时,拥有更大的议价空间,“大客户只要选择了现有的家庭服务,也许某项合作上是亏损的,但到最后算总还是赚的,支持他们可以做策略性的挽回。”李冲分析道。
部分云厂商愿意低价竞标订单的原因之一也相当。有华为云曾对媒体透露,华为内部甚至有专门的“组织部”,围绕一个大型客户,专门成立了一个人甚至上百人的公司,其中某个价格因为立即项目产品或者跟员工丢了,其他项目也随之而来。“华为有那么多IT产品线,总有项目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种摊薄成本的方法,就是基于各家公司的基因而采取的差异化竞争手段。“企业的所有战略优先级排序考虑的一定是成本。”在江一看来,眼下有一大截的飞书,想要实现突破,同样得结合自己公司的基因来进行良好的创新,最终形成一套控制在合理成本结构下的差异化解决方案。
整个字节内部显然也有这样的打算。为了实现类似云钉一体的销售方案,字节从2021年开始加码云服务。火山引擎部门在2021年10月正式对外发布包含计算、存储和网络的云计算IaaS服务,开始构建构建企业服务的基础设施。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千云内部参考华为云晋级之路,希望做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之外的“中国第四朵公有云”。加大对外投资也使千云成为弥补时间差的手段之一。从2020年开始,千云的身影出现在为零售业客户提供大数据服务的奇点云,着力B2B营销提供AI服务的百炼智能,云平台的才云科技,以及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协作管理产品及服务的黑云帕等。
在现实诸如企业微信+个人微信的道路上,抖音承受着探索社交的重任。最新的动作是,近期在抖音官网上线的一款“抖音聊天”即时通讯软件,暂时仅开放PC客户端使用。
对于社交之心不死的人群分析中,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汪天凡曾发言,“社交是比音抖现在所有产品更底层的一个基础设施,如果没有社交,它就会一直受到腾讯的欢迎。”
站在B行业竞争的维度来看,社交认知为飞书打造的差异化能力提供助益,抢占更多的用户时间和客户粘性。
飞书写对的行业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办公领域,而更可能成为一个涉及云服务等产品生态的系统性竞争。只靠飞书大力强调,显然已经不够看了。
邮件:siyushenqi@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