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无双》小节目短剧上线8天耗资过亿元,短剧经历短剧总能以出其不意的爆款引发人们关注。
短剧发展迅猛,3年时间,短剧规模已有望超越院线电影。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电影占有量为300.67亿元,而短剧行业年流水,已接近300亿元。位内部员工向科技星球透露,有数十年在做短剧的平台,所以横向市场,目前整个中国市场短剧流水日均8000万元,一年短剧流水近300亿元,付费短剧大约为180多亿元。
即使没有电影的大众性、艺术性、明星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短剧行业规模已经不容小觑。
跨界还在玩家涌入,某影视制片人告诉科技星球,现在就连道观正在躬身入局短剧,某道观投资拍摄了一部甜宠题材的短剧,希望通过短剧宣传道观的文创产品。
以小博大的故事不断在短剧上演,总寄望于“通过一部短剧实现财富自由”,以几十万撬动百万、千万收益。 然而每个行业都有一个向上跳跃不灭的动作,真正能赚到钱的,从来都不是为数不多。小节目短剧最大平台九州文化内部向科技星球表示,短剧大约70%保本人口(其中10%-15%是爆款)、30%因为销量过低棒球街,棒球街的短剧中有10%纯亏。
几十万成本激励过亿销售,演员一天片酬涨到两万
由于付费土味小节目,短剧的增长迅速壮大。
以时长、平台划分,短剧现已可细分为:“爱优腾”(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长视频平台中短剧、抖音快手微短剧、小节目短剧。其中,小节目短剧几乎成为行业“鄙视链”最底端,口碑最差,起步最晚,但发展却极为迅猛。根据字节内容监测数据显示,以小节目短剧为主的付费短剧年流水大约为180多亿元。
小节目短剧成为影视行业几乎跑通商业变型模式的业态之一。小节目短剧,通常一部短剧在80-100集左右,每集1-2分钟,大约前10集免费观看,然后自第11集开始,需要付费充值才能观看。一般用户观看一部短剧需要花费200元左右,比春节期间去IMAX影厅看一部2多小时的电影还贵。
对于短剧玩家来说,目前小节目短剧收益有两种:版权费、用户付费充值。短剧制作公司李立告诉科技星球,版权费用分为两个阶段,其中首月独播,小节目短剧平台会给制作方缴纳版权费用,通常是短剧成本的25%,然后短剧上线第二个月进入多个平台二次分配,再向制作方支付二轮分配版权费用。
用户充值收益是首月独播时,平台给到短剧制作公司3%-6%的用户充值返点。这部分收益是短剧玩家收入大头,几乎决定了投入是否能回本。李立举例称,公司某部短剧耗费达1800万,九州文化给他们6%返点,大约120万元。花费50万元成本,总共盈利近70万元。
诱惑的标杆案例诞生。日前,小节目庆祝狂欢时刻,打造出耗资过亿元的爆款作品《无双》,传闻第二部将在10开月份拍摄。所谓耗资过亿元,就是指投流人员为短剧投入金额超1亿元。一位专业短投剧手向科技星球表示,消耗过亿就是投手花了一亿,投手之后每投笔钱一般是ROI才会继续加码。《无双》消耗过亿,意味着用户充值持有也过亿元。如果以观看短剧200元计算,那大约需要有50万用户看到该剧付费。
几十万小成本短剧,撬动了超亿收入,暴富的故事吸引着矿工募集资金。个人投资者进场更是屡见不鲜,一位短剧投资人向科技星球表示,今年专门成立影视公司制作短剧,目前她已投资4部小节目短剧,平均一部成本相当于70万元左右。
目前小节目短剧也拥有自己的顶流演员,像徐艺真、孙樾、舒童、申浩男、鹿单东等,其余演员大约都出演过十几部短剧,其中后四位还被称为短剧四大男神。
短剧爆火,主演短剧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有制片人在某短剧行业群里表示,不要顶找流了,他们完全没档期,刷脸也刷不到。像徐艺真,需要排队三个月的时间等档期,且一天片酬涨到了两万元,一部剧下来预算价就要12-15元。其他好一点的演员档期也不好约,能约上最近的档期也要到11月份了。而在年前,他们的片酬只有几千块。
拍10部火1部,打爆款买彩票
以小博大的短剧行业,并不总是暴富故事。
2021年5月,陈曦影视公司成立,正式进军短剧市场。2年多的时间,陈曦公司前置搭短手、抖音、长视频短剧顺风车,总共投资11部短剧。其中,快手剧9部(2min*24集制作式),抖音短剧1部,《优爱腾》横屏剧(10min*18集制作式)一部。
抖音、快手按照播放量分账,10部短剧下来,陈曦公司整体已盈余,其中也有小爆款。陈曦向科技星球表示,他们属于快手短剧第一波吃螃蟹的制作方,制作的短剧,在快手播放量过亿,成功捧红5位演员成为全网古风头部大号,累计涨粉超1000万。另一部短剧,在快手累计播放量接近5亿。但他们在抖音上线的那部短剧,播放效果一般,最后没有达到分账。
从去年春节开始,陈曦率先制定了平台合作策略,从快手、音频等平台合作对象转为长抖视频平台。在她看来,2021年7-8月,短视频平台短剧市场红利还是很大。然而红利期不过半年时间,行业开始变卷,玩家增多,流量稀疏分散。公司优势不再,于是,陈曦便考虑转型做中短剧,时长更长,更精品的短剧,每集10分钟左右。
小节目短剧风口自去年兴起,去年下半年开始,不断有人向陈曦建议做小节目短剧,但在她看来,小节目短剧开始风险严谨,并不能完全做到稳赚不赔,而且,小节目短剧拍出来并不能称为一个作品,完全属于一个盈利的工具。所以综合考量下,陈曦最终没有跟风布局小节目短剧。
林中短剧、微短剧而言,风口下的小节目短剧,盈利能力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可观。
九州文化作为小节目短剧被业界公认为的第一大短剧平台,平台规模大,爆款短剧数量多,对短剧制作方也更为友好,给到晚上的用户充值返点最高,能达到6%。
单九州文化一个平台,每月上新的短剧数量在40-50部。不同题材的小节目短剧成本也不一样。九州工作人员表示,都市类短剧成本低一些,在20-30万,30万以上的所属精品。战神剧成本在30-40万元,古装短剧确实贵一点,需要40-50万元左右。
不过,盈利并没有那么简单。九州文化一位工作人员向科技星球表示,九州短剧,大约70%可以保本、30%扑街,然后扑街的30%中,10%纯亏损。保本的70%短剧中,大约有10%-15%左右的短剧容量,可以达到千万元左右,反过来爆款率在10%左右,保本短剧即使盈利也不会太多。
大部分投流的钱流进抖音平台。九州工作人员向科技星球表示,九州有100-200个小节目,挂载在抖音上,点击抖音视频下方的链接会跳转到短剧小程序。投流大部分钱被平他们投流前会先做一个投流测试模型,设定一个投入流量比,ROI(投入流量比)一般需要达到1:1.1-1.5,如果投入流量比为正,会加大投入力度,如果为负,则减少投入流。
内卷增强,红利退潮
跟去年短剧爆发相比,今年短剧市场已出现退潮。科技星球根据公开资料统计,2023年1-8月,在国家广电总局备案的微短剧数量1695部,而2022年,在广电总局系统规划备案的微短剧多达2800部。
编剧小慧的体感也是如此,感觉今年做中短剧、微短剧的没有去年多了,周围行业陷入哀嚎,她本人今年收到的短剧的数量也少了,大家都希望搞小节目短剧了。但因为创作洁癖,她并不打算接小节目短剧的剧本需求。后来开始发现好转,她身边熟悉的几个编剧朋友,几乎人手一部短剧都在推动。
短剧红利窗口期似乎正在逐渐关闭。
短剧制作李洋去年参与了近五百部小节目短剧,但今年,他彻底换岗,不再做短剧业务。在他看来,行业又卷累了,最终制片人收入也不高,得不偿失。行业内卷,单是如何吸引用户付费这个点就可以卷死一个人。
去年,一部爆款短剧让李洋所在的平台挣了几千万元,但小节目短剧没有固定的爆款规律。在李洋看来,短剧目前打法还是以概率为主,平台一个月可能投资二十部,靠里面的项目博概率。运气够好,一部短剧可以把所有成本收回来。但一个月可能十几部中拿出一部那么赚几百万,像彩票一样,往往极低,对于年轻人来说,并不适合。
今年短剧成本已经无法跟去年相提并论,过去二十万元便能制作一部短剧,80万元就是高配,现在,短剧大多是30万起步,低于30万的短剧,剧本、服化道、演员、拍摄现场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高配短剧至少需要150万左右,“去年应该有百分之三十利润吧,今年没有了。”
拥有未达到预期的短剧开始增长。某短剧出品人告诉科技星球,他们投资30万制作的短剧,四天占有只有三百万。一部30万成本的短剧,如果按照分账6%比例,需要达到500万拥有才能回本。
短剧投手们对此表示怀疑,现在短剧大盘并不是在走低。投手小冰告诉Tech星球,影响短剧投放ROI的角色有,看剧本身的内容,也看制作方,像蜜糖的基本都是1.6左右,他自己所在的公司投资回报率则没有那么高,一般在1.35,投流效果不太好。投流新手投出的数据更差一些,投手称自己投流数据不太乐观,投资回报率可以时候的不大量,起量的时候投资回报率差不多,差不多属于“行业冥灯”了。
小节目短剧编剧则陆续开始关注。短剧的造富故事中,剧本首先远离中心。一部100集的小节目短剧,每集叙述500字,最终剧本收入只有1-1.5。一个小节目短剧剧本向科技星球表示,市场上大部分短剧子概略一万左右,折合一个字2毛钱。
过去写电影的编剧小四同样表示,以前网络电影编剧分比例为百分之三,现在短剧编剧分比例只有千分之六。而小节目短剧对编剧个人而言,天花板比较低,几乎没有什么成长空间,编剧话语权极低,行业人才流动比较大。
整个短剧行业,流量越来越集中,基本喜欢在头部短剧,陪跑的越来越多。
邮件:siyushenqi@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