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印度互金,作者Lawyer Rebecca,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私域神器欢迎行业优质稿件投稿
自从中印边境发生冲突以来,印度民间的民族主义情绪持续高涨。 在“删除中国应用”APP被谷歌下架后,一款名为“印度制造”的APP应时而生,迎合印度民众呼吁抵制中国制造的需求。 这款应用程序于6月12日发布,用户可以通过扫码产品的条形码以检查其是否在印度制造。 在谷歌应用商店的简介上,其声称“用户可以搜索并了解在115+个国家/地区生产的产品的详细信息。” 然而,就和删除中国应用并无法精准识别中国应用程序一样,这款“印度制造”的准确性也遭到质疑。 有人发文称,其用这款应用程序扫描了Targus(美国公司)键盘包装盒,包装盒上清晰的写着产品是在中国制造的,但扫描结果却显示产品来自美国。 同样,当其扫描Galaxy Bud+包装盒时,扫描结果显示产品来自韩国,但包装盒上明确显示产品是在越南制造的。 该应用开发者告诉《商业内幕》,“印度制造”显示是为产品的来源,因此,即使产品在印度制造,但是在中国注册,应用也会显示它是中国制造的产品。 显然,这种对“中国制造”的定义过于狭隘,只要是中国公司,不论其真正制造地在哪都被归类于中国制造,而若为外国公司,不论其产品是否于中国生产,都被归类于非中国制造。 而这种粗糙的识别方式不但无助于识别真正的“印度制造”,有时还会误伤那些本在印度当地制造的产品。 只是对于沉浸在民族情绪中的印度人而言,功能是否到位并不重要,让感情有宣泄的出口更加重要。 中国企业谨慎行事 对于那些在印度经营的中国企业而言,就难免受到这波情绪的波及。 在印度“抵制中国产品”的呼声下(#BoycottChineseProduts),印度超级联赛(IPL)将会审查T20板球联赛中的各种赞助协议。 中国手机品牌VIVO是此活动的冠名赞助商,2018年,VIVO以219.9亿卢比签下了五年的冠名赞助权。 尽管相关人士表示,IPL并不会撤销VIVO的冠名赞助,因为其赔付不起违约金并且也难以找到下一个出资与VIVO相近的赞助商。但可以看到的是,在民意的蔓延下,中国公司很难独善其身。 中国手机公司作为印度手机市场的主力军,也作为印度市场认知最为广泛的中国品牌,集中了大半的炮火,在这个敏感时期,也更为谨慎。 6月20日,印度教组织Raksha Dal,在OPPO位于诺伊达的工厂外组织了示威活动,喊出了“抵制中国商品”的口号。
小米、VIVO、OPPO、一加等公司都已决定缩减营销规模,从电视上撤回了广告,并减少了线下广告,减少或停止了Twitter和Insragram上的推广。OPPO还取消了其旗舰机型的线上发布会。
业内高管表示,由于担心宣传活动会因抵制中国制造的情绪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此时应选择保持低调。
对于TikTok而言,则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个月由于“硫酸攻击”视频引发的骂战和抵制抖音活动才刚刚有平静的迹象。TikTok又再一次首当其冲的成为印度互联网用户的愤怒之源。 不满并未止于此,那些接受中国资本投资的印度独角兽们也被迁怒。有人专门将其整理出名单,印度用户们涌入应用商店,给这些应用打差评,并号召大家卸载。 据《商业内幕》报道,中国投资者向印度的科技初创公司注资约40亿美元,印度30家独角兽中,18家有中国的投资。 Paytm、Ola、Zomato等巨头遭到了印度网民的无差别攻击。在Paytm的每条推特下,都有印度网民指责其为中国产品,并刷起#BoycottChineseProduts标签以表达对其的抵制。 ShareChat和另一些印度初创公司不得不在其Google Play简介下列出了“印度制造”的标识,尽管,他们公司的资金也来自中国。 比起汹涌的民意来说,印度政府则表现得较为克制。 19日,莫迪6月19号在全国党派大会的紧急会议上表示,中方没有人进入印度领土,也没有印度哨所设施被拆除。 尽管由于引起印度国内的严重不满,印度政府在随后发表的官方声明中删去了这句话。但可以看出,莫迪政府并不希望扩大与中方的冲突。 近期,印度社交媒体上广为一份文件广为流传,指政府下令禁止了52个中国应用程序的使用。随后,印度新闻信息局(PIB)在推特中宣布这为假消息。 对于工业和内部贸易促进部(DPIIT)网站遭到中国黑客攻击的谣言,印度新闻信息局也及时出来辟谣。印度政府这种主动降温的行为说明,其并不希望看到民间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激化。 抵制中国制造能成功吗? 但在“印度制造”、“自力更生的印度”的语境下,对中国企业的限制也是真实的在发生。 印度政府在其自己的电子采购网站上,规定卖家需在平台上列出产品的原产国,并且标明每种产品印度本地制造含量的比例。这一规定有可能推广至Flipkart与Amazon这样的电商平台。 据印度媒体ET报道,印度海关可能会在港口和机场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货物进行检查。分析人士指出,这旨在限制中国进口商品,但同样会对印度电商公司造成伤害,中国商品在电商平台上的销售额占50%以上。 来自中国的投资也将受到审查,外卖平台Zomato今年1月从蚂蚁金服筹集到1.5亿美元,其中5000万美元已经投入,受到4月发布的FDI政策影响,剩下的一亿美元投资被推迟。 在一味抵制的民族情绪下,也有一些理性的声音指出了抵制中国商品的不可行。 《印度斯坦时报》记者Roshan Kishore撰文认为,抵制中国产品对印度并不会有所帮助,超过50%的中国进口都是资本或半成品,市场上真正贴有Made in China标签的商品少于20%。抵制对华贸易只会损坏印度国内的资本和中间产品供应,从而伤害印度国内价值链。 《印度快报》编辑Udit Misra也呈类似的观点,抵制中国产品只会对印度造成更大的伤害,这只会限制印度生产成品的能力,从而影响印度制造页的整体竞争力,并削弱印度的出口竞争力。 相比起沸腾的情绪,印度人在具体的购买行为上则显得“冷静”许多。 一加(OnePlus)的新款手机仅在印度发售后几分钟就告罄。小米在印度推出的新款笔记本电脑也售空。一名电商高管告诉ET,中国智能手机和电子产品的销量并未受影响。 在IIHB(The Indian Institute of Human Brands)针对消费者情绪所作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仅有21%的消费者会因为TikTok是中国应用而选择卸载。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印度人民的钱袋子并不充裕,若抵制中国商品,市场上则难以找到相同价格的替代品。另一方面,相比起政治因素,更多的印度民众更加切实的关心这些商品或应用是否对自己生活有益。 “我不会因为它(TikTok)是中国的应用就卸载。政治原因对我来说并不重要。”34岁的救护车司机苏利亚坎特告诉端传媒,“我只看它里面的内容,以及它是不是能逗我开心。”
邮件:siyushenqi@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