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本增效、提质增量’背景下,综艺项目‘说砍就砍’出现,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网络电影市场更加哀鸿遍野,微短剧似乎成为影视行业唯一逆势增长的品类,这是政策、市场、平台和制作机构多方合力的”日前,在某论坛上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受益于中短视频的火爆,随着渠道更加迭和平台的加码,微短剧正逐步打入主流市场,一些品质精良的微短剧也逐渐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微短剧托盘也不断推高。
1
逆势上涨背后
微短剧近乎“抗打”,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严格控制项目预算成为长视频平台的无奈之举,相对部分却出现、综艺项目遭遇搁置,网络电影市场的“冷清”,微短剧呈现一片繁荣之势,这部来自微短剧的剧目便可以管窥一斑。统计显示,今年在广电总局备案的微短剧有2800多部,而去年一整年,仅有398部。2023年6月,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拍摄记录的网络微短剧共294部、7078集。逆势上涨的微短剧为何如这或许与微短剧独特的特色息息相关,这也奠定了微短剧在影视市场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低等特点,能够吸引诸如MCN机构、影视公司、营销公司等多方力量加入此行。从创作层面来看,微短剧具备灵活的创作空间,可以囊括悬疑、奇幻、甜宠等多元类型的题材。不同于以往偏向甜宠、古装、情感等,《非常警事》《二十九》《拜托拉奶奶》《胡同儿》《仁心》等微短剧的出现也推动了该品类跨向多元领域。从平台层面来看,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失,传统影视剧的竞争日益激烈,观众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微短剧这种新形态能够满足观众对于诚信化、个性化的内容需求,成为内容的重要内容内容品类,对平台用户的获取与留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长短视频平台的积极发力下,微短剧的精品化动作似乎比“网剧网大”更快,微短剧影响力、含金量和度日趋高,部分微短剧在热度上可与影视剧数量较多,因此《逃出大英博物馆》等微短剧的出圈也再次证明了微短剧的发展潜力。
2
账户频破千万
商业模式逐渐养成 区别于长视频付费平台的会员观看模式,微短剧走的是流量变现模式。目前来看,微短剧用户未养成付费习惯,核心变现模式靠分账。以爱优腾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核心围绕“会员分账+广告CPM分账+自招商分账”规则对平台合作短剧进行分账;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则以作品播放量为直接标准,以作品播放量或每千次有效播放量为基数进行分账。统计显示,2023年亮起微剧上新数量4 81部,千万级分账2部、500万--1000万级分账8部,都超过了2022年全年成绩。比如,腾讯视频上线的《拜托了!别载我》微剧短剧系列分账持有量已突破3000万,《招惹》分账持有量突破3000万 1600万元;优酷的《锁爱三生》分账拥有破1000万;在芒果TV报道的《风月变》分账拥有也破了1100万元。虽然微短剧尚未形成自洽和成熟的收益模式,长短视频平台已探索出剧情广告、品牌定制、电商带货等多元盈利模式,微短剧的商业模式逐渐发展,这也推动微短剧生态的商业化走向成熟。长视频格局,爱奇艺云腾短剧计划将向市场开放一个由200多部具备开发影视所有必要条件的精品IP池,加强行业合作;腾讯视频通过分账主导的合作模式与全行业的生态为政策精品内容孵化提供全面的支持;优酷陆续推出的“扶摇计划”“开创计划”行业内人士,成为加速短剧精品化、规模化的重要一环。中短视频层面,快手星芒短剧政策将继续进行迭代升级,打破分账上限,简化内容标准;抖音短剧公布“辰星计划”,并明确2023年抖音短剧的重点方向是强化用户追剧心智和持续性影响力爆款;B站将升级频道订阅计划,并推出面向更广泛合作伙伴的分账计划。
3
天花板不断推高
出圈难,欠缺爆款无论是长视频平台向综合社区转型中下游兼容进行内容占位,还是短视频平台在市场逐步排水的背景下向影视制作上游跃进,微短剧正成为长短视频竞争的中间地带。另外以“爱优腾芒+抖快B”为代表的长短视频平台外,从平台来看,百度百家号、喜马拉雅、咪咕、滴滴、知乎、快看TV等也塑造入局;从机构公司来看,除MCN机构、网文平台和老牌影视公司外,艺人公司、广告营销公司在微短剧领域也有布局,“微剧短”市场正开启诸神混战时代。正如快手娱乐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于轲所言,“目前,已经有非常多的头部机构来到了快手大生态里,MCN机构像古麦嘉禾、丁丁、麦芽、神狼文化、超级视,这些都是老朋友。IP方,像点众、快看漫画也逐渐从版权方的身份转化到了内容制作方身份。对于传统的影视公司来说,像长信传媒、开心麻花、十二升肖,他们都是在、电影和网络电影上斩获收获的公司,现在又在短剧领域取得了自己的成绩。”随之而来的是微短剧行业将迈入精品化生产内容的阶段,大浪淘沙后,市场会主动淘汰一些不加成熟的玩家,行业愈趋集中化,微短剧的剩余同时推高。有行业人士表示,“干燥的内线已经非常严重,我们特别期待在其中去顶部高低的东西。”目前来看,微短剧具备分短众化、圈层化和垂直化等特点,相对较长,微剧卷还存在缺爆成本、内卷严重、盈利模式等特点,微短剧核心更进一步,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内容沉淀以及更精细的平台运营力量,需要更平台的持续加码和多方的共创。
邮件:siyushenqi@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