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猛的TEMU,着急的亚马逊

凶猛的TEMU,着急的亚马逊

在中国市场,一个新的电商平台从崛起到头部需要多长时间?

不到十年,这是拼多多给出的答案。而在这个答案给出的答案中,甚至很少有人会有这样的假设。就在拼多多漫画之初,就连黄峥本人都表示:拼多多阿里跟至少有20年的差距。彼时,拼多多还是个备受争议的电商平台,但很快,大家都看到了这家公司是如何严重发展,难以被民主。去年11月的诉状,拼多多市值过阿里巴巴。

北京时间11月28日晚间,拼多多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截至9月30日季度,拼多多收入第三季度为688.4亿元,同比增长93.9%,目前155.4亿元,产能22.6%。财报涨让拼多多市值踩了最后一脚油门,29日美股开盘后股价一度冲高,超4%,市值达到1920亿美元,超越阿里巴巴的1916亿美元,成为美股市值最高的中概股。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的市值交替领先,截至12月28日,拼多多市值为1931.10亿美元,阿里市值为1967.13亿美元,拼多多略微落后。

在市值上,多多用八年抹去了与阿里之间的差距,虽然难以勾画高呼新王就位,但分拼庭之势已不可撼动。彭博社认为,这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分水岭”,带动从拼多多到字节跳动等一代新贵的崛起,它们正颠覆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的传统领域。

此外,国内拼多多更进一步,大力开展海外电商业务。其推出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成为中国成交额增长最快的跨境出海平台;在美国,TEMU日活增长至1700万,成功带动美国第二大购物应用,在第一个年度完整交易中,GMV实现达180亿美元。 

也正是那份被视为超越阿里季度财报的关键因素,没有明显暴露TEMU的名字却受到了大量关注,在公众解读中,TEMU被视为拼多多螺丝增加的最关键因素。

站在拼多多的肩膀上,TEMU展现出更加强劲的增长,在国内与阿里并驾齐驱之后,出海的TEMU打乱了整个跨境电商江湖。

1、阿里巴巴为什么落后了?

拼多多为什么能赶上阿里巴巴?

从结果预推结果来看,目前阿里巴巴与拼多多之间的市值差距已经远远超出了公司异化的战略投资导致的阶段性成败。在业务布局上,以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严格进攻、拓展,业务“全面开花”,涵盖了电商、云计算、本地服务、物流、国际化和文娱等6大领域;而拼多多的所有业务都围绕电商这个原点展开,从第一天开始,就只关注一件事上: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低价电商。

与阿里的信念、曲折的变革相比,拼多多聚焦聚焦与深耕:将电商的精准纵向到底。从早期的“砍一刀”,让消费者基层到沃尔玛,到后来的“百亿武装”,让中产迎来真正惠益,再到如今全平台强势发起“退款不回归”。在拼多多市值逼近阿里巴巴的这5年里,拼多多通过几场关键战役度过转折,一举开启新阶段。

在最新的财报上体现,拼多多2023年第三季度的总收入为688.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增长了94%,本季度营业利润为166.6亿元,去年同期增长了60%,而本季度则为155.4亿元,去年同期增长了而阿里的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实现收入2247.9亿元,同比增长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为277.06亿元,同比为266.96亿元,非公认会计标准为401.88亿元,同比增长19%。

如果只是单纯的把阿里巴巴与拼多多做横向对比,显然存在偏颇,但拼多多市场贡献逐渐提升、以淘天为代表的阿里国内电商的优势却在逐渐下降却不是事实。财报显示,阿里巴巴来自中国零售商业板块的收入超过了2%,这一业务的核心,就是天猫和淘宝的电商平台。

尤其是在经济复苏时期,中国的零售额增长和消费者信心数十年来来到最低点,拼多多在混乱、拥挤却乏力的市场中保持了增长。被上“低价”标签的拼多多针对性地导致了用户“消费降级”的最优选,稳定的组织、高效率和准确的战略抉择,拼多多在天猫忙着“消费升级”留下的空档里如鱼得水。

党们今年看不上的对手——拼多多所打的“低价”牌,正在被一一捡起。在每年的大促“双十一”,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低价的产品已经成为党们电商平台的竞争重点,用低价换下沉市场的策略被党们全力贯彻。

诚然,市值只是说明市场把未来这个票投给了拼多多,虽然说拼多多中国电商市值第一,但阿里依然是GMV,收入,利润,自由浮动第一,拼多多也没有打掉阿里的存量客户。在更高层面,阿里其实并不是简单的电商公司近年来开始构建起复杂而庞大的商业帝国,物流、支付要素皆备,相比之下拼多多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从哪种形式来看,拼多多仍然非常年轻,与其他部门相比,很难说它已经具备了完全的抗衡能力。

但拼多多的崛起,更多的是书写了一个新的样本。

2018年,拼多多刚上市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电商的格局已定,但在阿里和京东的双寡头格局下,拼多多利用八年的时间,冲击了看起来不可能被撕破的旧有秩序。

而随着拼多多对市值的超越,更多更难的问题也正在引发讨论,只做电商的拼多多,市值真的可以比阿里更高吗?拼多多的高增长究竟能持续多久?

但阿里巴巴的压力,显然不小。

2、TEMU显露姓名

在这个冬天里,普遍施压的不仅有阿里巴巴,还有大洋彼岸的亚马逊人。

有卖家调侃,在拼多多的财报里,句不提TEMU,但句都是TEMU,拼多多市值顶到第一,TEMU居功至伟。

财报公布后,拼多多董事长、CEO陈磊也间接表示,“我们在中国以外的业务虽然还很新,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也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拼多多深入进军边境跨境,并持续蓄力、发力。在把拼多多打法完整平移至海外后,除派出大将坐镇,并在营销上“大撒币业务”外,每一个动作,都展现了其对这一新的期待和野心。

TEMU身上,不管是外在还是内里,处处透着拼多多的味道。

在商端,TEMU利用低流量抓住了能够在亚马逊等平台获得业务的中小卖家和工厂,用流量带动大量白牌商和尾货向广阔广阔的市场流动。 今年,拼多多也抓住了能够在阿里和京东获得业务的中小卖家,开启了高速增长之路。

而全托管模式对于跨境贸易的中小微和不熟悉边境规则的高效工厂群体而言,则抹平了不透明的货代、边境物流等带来的运营复杂度,由于TEMU引入了大量不是“边境卖家”的卖家,拓展了卖家群体的边界。有评论表示,多多厉害在简单保持的节奏,外加默许商业自由发挥,低进口卖家引入后开始形成阶梯良币优先劣质币。

在通胀后的疫情时代,由于许多国家今年出现生活危机,通胀居高不下,加剧了消费焦虑,低价、高性价比成为消费市场的新焦点。据Coresight Research调查,“在网上寻找低价商品”是美国消费发现TEMU的第四大来源。彭博社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TEMU、SHEIN和名创优品,美国人过圣诞节的全部都是中国货。

利用互联网下沉市场高效地分配中国强大的供应链,TEMU张开大口,吃掉底层消费降级的趋势红利。

在其出海的第一个完整年度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单。除了激增的GMV、下载量、用户数增长等关键数字,给亚马逊等大佬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

在苹果最新公布的2023年美国App Store的免费应用程序下载量排行榜中,TEMU超越了一系列第一大热应用,强势登顶。不仅仅是美国,TEMU在其他市场上也露了头角,屡屡登顶西班牙、澳大利亚、墨西哥、韩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的应用程序下载量排行榜前列。

用户方面,2023年4月至7月间,TEMU日活增长至1700万,成功完成美国第二大购物应用;同时期亚马逊美国用户流量下降,日活用户由每天5400万降至4600万。

此外,TEMU在用户平均使用时间上已赶超亚马逊。研究公司Apptopia的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在TEMU上花费的时间几乎是在亚马逊等主要竞争对手应用程序上花费时间的两倍。Apptopia分析,在第二季度用户平均每天TEMU应用上花费18分钟,亚马逊为10分钟。

TEMU在全球的客户潜在群体数量可能超过拼多多,这些都是TEMU带来的想象空间。

但TEMU的全球布局,也让其面临着比拼多多和其他跨境平台复杂的环境,此外,TEMU到底有多少真实的核心用户留存,高速增长的GMV能否持续?如果后期明显除了严重的中东,TEMU的低价模式能否持续?拼多多花了10年给消费者种底低价的心智,TEMU需要多久?

比如,TEMU希望拓展更多的品类,但在诸如服装等方面正面临更激烈的跨境电商竞争;以及边境一些电商平台正在向全托管、全品类方向转型,这意味着更激烈的交火就在不远处。

同样是在塔楼中生长,拼多多优秀的答卷在前,TEMU又会如何作答?同样给TEMU八年时间,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拼多多?八年后,TEMU能否与亚马逊分庭抗礼?

离开尚远,但工会亚马逊或许已经是TEMU的目标了。

3. 亚马逊的国防

某种程度上,亚马逊与上述各项业务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阿里,完成相似。

着相似的对手,亚马逊和阿里巴巴面临的焦虑和困境也惊人地相似:海外市场,亚马逊面临TikTok、SHEIN和TEMU的周期追赶;同样的转动、同样的中小商户出逃困局、同样激烈的新旧电商平台博弈。

向来稳定如山的亚马逊,如今也正不得不视TEMU这个“后生仔”。为了应对变化以及挑战,亚马逊积正不断推新政,以承受后来者的挑战:

降低佣金,在美国,自2024年1月起,针对价格不满15美元的服装,把外部卖家所支付的手续费降低到5%,这个比例不到原来(17%)的三分之一。关于退款手续费的原因,亚马逊给出的理由是重视顾客和支持卖家。

同时,亚马还推出无品牌商品新政策,让白牌商品也能受到平台提供的相关保护,力图用大量价格将白牌商品打入下沉市场,吸引更多消费者。

另外,亚马逊供应链整体预测解决方案(Supply Chain by Amazon)也正式向中国卖家开放。而此前推出的库存功能,则学习SHEIN与TEMU的意义深远。

针锋相对,是防御,也是反击。

2023年年底,暌违三年的亚马逊全球开店峰会在深圳举办,峰会弘扬了亚马逊一贯的重大事件:亚马逊的高管远道而来,轮番上场介绍亚马逊最新的政策动向和战略重点;各个海外市场的负责人在峰大会也才达到了国内几十的时间,急忙分享市场最新动态与商机;来自全国各地的上边境卖家、服务商蜂拥而至。活动当晚,在市中心的四大地标建筑上,亚马逊打出了高大上的灯光秀广告。

在中国的跨境电商之都——深圳,亚马逊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宣告了王者的存在。

在本次峰会上,随着亚马逊宣布边境电商服务项目“亚马逊全球开店”宣布其亚太区首个创新中心落户深圳前海。据介绍,该创新中心帮助亚太区卖家在产品推新、品牌打造、数字化运营、绿色发展、新商业模式探索等方面创新。英国技术纪事网称,亚马逊获得了更多让中国商品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

看来,无论是峰会,还是创新中心的落地,亚马逊此次选择深圳,意味着深长。据估计,全球亚马逊卖家数量最多的城市是深圳。深圳占整个中国跨境电商规模的60%,而在整个深圳的卖家里,几乎80%都会做亚马逊。亚马逊,深圳是独一档的存在,是“示范区”,也是“必争之地”。

但近三年来,无论是价值还是自身,亚马逊却已经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困境。就在与深圳隔珠江的广州番禺,新的王者正在强势崛起。

番禺区位于广州城区的南边,西接佛山,东面与东莞隔着珠江相望。早期番禺相对洼地的城中村厂房租赁价,让一少数民族制衣厂在此聚集,筑牢了产业根基,也得益于此,吸引SHEIN的到来,SHEIN大规模且稳定的订单又让这里的服装制造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番禺数千个分散工厂里的缝纫机,“踩”出了SHEIN这个全球快时尚品牌。

而随SHEIN到来的TEMU也建立了重要基地,丰富的供应链与仓库遍布在番禺周遭破坏,甚至外溢到周边城市。就在深圳市中心地标建筑亮灯庆祝亚马逊峰会成功举办的同时,位于番禺的TEMU的仓库中也灯火长明,忙着收货与付款的工作人员正在赶来回奔波。

一个出海故事是,不同的叙述版本。但相同的是,以广州与深圳为据点,纷繁复杂的毛细血管不断聚集到这两个地方,高大上的灯光秀与仓库里的轮廓,托起中国边境出海的故事的本体两个面,也正在产生更多的可能。

但无论格局如何发展,增加更多的渠道,能否将中国产品管道出海,也许才是卖家所喜闻乐见的。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276019273

邮件:siyushenqi@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添加微信
添加微信
Telegra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私域神器:一站式全网全渠道拓客营销软件
销售热线:173 5412 3667 (←点击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