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年多的时间里,AI图像已从“小众尝鲜”演变为更为拥挤的赛道。
随着“出图更快、画质更清晰、风格更丰富”逐渐成为赛道标配,赛道的竞争也开始细化:有的产品以新潮玩法抢占视线,如此前爆火的“吉卜力风格”和“老年版照片”;有的则深耕滤镜效果,用复古风走出独特路径;还有的专注于图像生成,主打高质量与AI生成能力,试图在同质化的夹击中突围。
然而,当速度、效果、功能都被无限内卷,真正的难题已不再是技术叠加,而是如何在细分市场中挖掘出突破与增长的新方向。
点点数据显示,9月17日,AI图像应用FaceAI-Face Swap&AI Photos(以下简称“FaceAI”)登上土耳其iOS商店图形与设计榜第1位,同时位列应用总榜第8名。这款应用最早上线于2024年3月,至今苹果与谷歌商店双端下载量达109万,用户增长主要集中在近期。
FaceAI在土耳其iOS商店榜单成绩
FaceAI的增长不仅在于其AI换脸功能的娱乐性,更得益于其潮流玩法和本地化模板的吸引力。下面笔者将从核心玩法和创意设计入手,解析它如何抓住用户兴趣并推动增长。
从潮流玩法到文化换装,AI模板的差异化尝试
FaceAI的主页“AI实验室”是用户发现创意模板的主要入口,几乎涵盖了当前AI图像应用的热门玩法。模板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类,设计直观,降低了选择门槛,让用户能够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
在模板内容上,FaceAI明显紧贴潮流,热门玩法如宝丽来照片、“一键抱娃”、粘土风格、3D建模、未来宝宝长相预测一应俱全,基本和当前AI图像的玩法趋势保持同步。
但FaceAI并不止一味追逐热点,还在模板的具体风格上做了更深的打磨。比如在“玩具盒”玩法里,FaceAI提供了芭比风、老钱风、婚纱风、超女风等多种选择,满足了用户对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类似的还有换发色功能,提供的棕、粉、金、橘红四种颜色虽然简单,却切中了用户对于日常修饰的轻度需求。
换脸是FaceAI主打的核心玩法,用户只需上传一张自拍照,再上传目标“脸”的照片模板,就能快速生成结果。基于这一“换脸”玩法,FaceAI提供了各类“写真”模板供用户挑选代入。
值得关注的是,FaceAI在模板设计中融入了各地域传统文化元素。在模板库里,可以找到中式汉服风格的体验,这在同类产品中并不多见。
实际上,海外不少女性用户因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而主动尝试汉服装扮,加上中国古装剧在海外的传播,也为这种模板提供了天然的用户土壤。TikTok上#hanfu标签下已有超过30万条作品,足见其话题性。
在TikTok平台,#hanfu(汉服)相关作品数量达30万个
FaceAI还推出了67套苏丹(某些穆斯林国家统治者的称号)礼服,以及皇室礼服、凡尔赛礼服等服饰模板,从不同文化的传统服饰切入,既营造出差异化,也展现出产品在本地化上的用心。
除了图片模板,FaceAI也在视频生成上做了尝试。身穿白衣汉服手捧莲花灯、古希腊风格走秀、西方皇室华服等视频模板,让用户能够把静态的换装体验转化为动态的内容,更契合用户在TikTok等短视频平台的社交传播路径。
整体来看,FaceAI一方面用潮流玩法保持用户的新鲜感,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元素和视频化探索构建差异化路径,努力在高度同质化的AI图像赛道中探索出位置。
付费玩法+本地化内容:增长之下需注意风险
从商业化路径来看,FaceAI目前以内购为主要收入来源。换脸、照片修复、美颜增强、背景移除等基础功能可以免费使用,但一旦涉及差异化模板,用户便需要付费解锁,这也成为其最核心的变现方式。
FaceAI的收费模式采取了“订阅+硬币”的制度:Pro版月订阅价格为13.99美元,用户在开通订阅后每周可获赠80枚硬币;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额外购买硬币来使用更多模板。这种设计既保证了稳定的订阅收入,也为产品在模板驱动下的消费提供了空间。
在买量方面,FaceAI的投放策略更偏向苹果端。广大大数据显示,自2024年1月以来,FaceAI在苹果端投放了约1.6万条广告,默认去重后仍有7912条;安卓端的广告数量则相对有限,仅为3651条(默认去重后1922条)。
FaceAI投放数据和展示估值靠前的四条广告(均投放土耳其;土耳其语)
进一步观察FaceAI广告投放的地域分布,土耳其成为其布局的重点市场之一,其展示估值最高的四条广告均投放在当地,其中最高一条估值达到320万,其他三条视频也在240万以上。FaceAI在产品中加入了大量西式华服模板,并在广告素材中直观呈现,这表明这些文化元素对该地区用户具有较强吸引力,而广告投放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一点。
FaceAI展示估值靠前的广告素材,体现了西方服饰(来源:广大大)
不过,随着用户规模扩大,FaceAI在产品合规性方面也面临一定的挑战。一方面,“换脸”类玩法本身带有一定敏感性,需要在隐私与合规问题上保持谨慎;另一方面,在本地化内容的呈现上,如何保证服饰元素的准确性与尊重度,同样是产品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的风险点。
结语
如今,在AI图像赛道,单靠功能叠加已难形成长期优势,专注细分市场和本地化内容也是一份可参考的策略。针对不同区域用户的文化偏好、社交习惯或传统习俗设计模板,可以提升用户参与度和内容分享频率;围绕实用性场景的功能,如照片修复、创意短视频生成,也有助于增强用户粘性。
同时,考虑到各地对文化呈现、隐私和合规的要求,能够精准把握本地审美与规范的产品,更容易建立差异化壁垒。可以预见,赛道竞争将从单一技术比拼,向内容、场景和本地化能力的综合较量转变,谁能在细分市场中精准落地,谁就可能赢得优势。
本文源自「私域神器」,发布者:siyushenqi.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dgame.com/6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