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的AI故事,还能讲多久? siyushenqi.com • 5天前 • 海外营销 • 阅读 8 刚才和你对话的那个,难道不是真人吗? 摘要 消费者对于新技术的兴奋感是短暂的,一旦新鲜感消失,他们就会用更务实的标准来评价产品。 尽管AI在处理语言和图像方面表现出色,但它在理解深层次含义和复杂任务上仍然有限。AI往往只能满足一些基础需求,对于更复杂的任务则显得力不从心。 当前的AI模型,如Chat-GPT,主要基于Transformer架构和大量的数据训练,它们在语言处理上表现出色,但缺乏对现实世界深层次理解的能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结合了强化学习的AI模型,我们可能会看到AI在理解和解决问题上的能力有显著提升。这可能会改变我们对AI的期望和它在社会中的角色。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给我爸妈演示了某款面向C端市场的AI产品。他们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任何形式的AI大模型,所以当我给他们谈起现在的AI技术有多发达的时候,他们还以为这不过是siri这种语音助手的变种。 但在我通过语音通话的形式给AI提出问题并得到非常自然、流畅的回答后,我爸妈整个就震惊到了——他们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我,问出了一个经典的问题: “刚才和你对话的那个,难道不是真人吗?” AI数字人示意图 在我让他们尝试玩了几次之后,他们才终于确信:原来刚刚真的是在和AI打交道。后来的一两天,我爸也下载了这款AI产品,玩得不亦乐乎。甚至一个星期后,我爸还在给我分享他让AI写的诗、画的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这款AI产品带来的新鲜感已经淡了。 最近几天,科技圈子里最热门的话题应该是被称作“科技春晚”的苹果iPhone发布会。 但显然,苹果的“科技春晚”和“春晚”一样,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再也不复当年iPhone5S发布时候的那种盛况——反倒是华为的三折叠手机引起了不少讨论。 可能这就是一个面向消费者的市场的残酷性所在:消费者是很容易喜新厌旧的,如果你不能持续带来新的东西,那么很快,你的市场就会被竞争对手所蚕食——支撑iPhone当年地位的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体验,但现在,随着整个智能手机供应链的崛起,各家的产品都已经来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iPhone可能再也不会给我们带来当年的那种新鲜感了。 看看现在的AI,感觉似乎也是如此故事。而且由于大模型的迭代速度远高于芯片,相应地,“下头速度”自然也会更快一些。 就在上周末,一张来路不明、显示Chat-GPT访问量断崖式下跌的图就引发了华尔街的一阵动荡,紧跟着就是英伟达、谷歌、亚马逊、Meta这些AI企业的股价下跌。 网图,似乎是个大乌龙 虽然最终被证明是乌龙一场,但这种鸡飞狗跳的画面也挺搞笑的: 如果你真的坚信AI是未来, 又怎么会被一张来路不明的网图所蛊惑? 你对AI的信仰, 原来如此脆弱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现在这个版本的AI故事,究竟还能讲多久。 “低端需求” 我曾经遇到过一些闪婚的情侣:初见的时候什么都好,朋友圈里全是什么“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的狗粮;但过了几个月正常日子之后,私下喝酒时候,他们就开始给我吐槽各种琐事和争吵。 人还是那俩人,都是好同志, 但场景变了,现在真的要事儿上见了。 因为现实生活里的问题,实在是太多样太具体了:换下的衣服及时清洗了吗?厨房的碗筷洗干净了吗?菜买多了还是买少了?昨晚为什么没有把垃圾扔出去?宠物最近饭量下降了是不是要去医院看看?中秋节假期快要到了,是不是要回老家看看爸妈…… 这些零散、琐碎、不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却往往能导致一场火爆的争吵,而案值往往不超过20元。 当事人往往会觉得自己瞎了眼了,但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眼瞎不眼瞎的问题: 新鲜感过了,你开始用另一种更务实的KPI体系去衡量对方了,不再是热恋期那样单纯看脸或者看性格了。 我们对当前这一波由Chat-GPT所引领的生成式AI的态度,其实也是如此。 一年多前,当Chat-GPT刚刚面世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为之惊叹——因为它确实体现出了强大的智慧,它真的可以理解我们在说什么,还能像模像样回答问题,还能和我们聊的有来有回,尤其是处理翻译任务的时候,大模型几乎吊打一切翻译软件。 但很快,整个市场就充满了竞争者。 大模型终究不是光刻机,Chat-GPT证明了生成式AI的未来后,潜伏的竞争者们立刻就一拥而上——不论是美国本土的Claude.ai还是中国的文心一言和通义千问,从技术到体验,都迅速跟上了Chat-GPT的节奏。 然后,我们和AI的“热恋期”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我们也要用一套更务实的眼光来看AI了。用更专业的说法就是,大家对AI的态度正在“回归理性”。 然后,大家才发现:原来AI也不过如此。 当下的AI,似乎只能处理我们的“低端需求”: 我曾经让AI帮我出一个文章大纲,它反应倒是挺迅速,从原因到影响给我列了几十条出来,但根本经不起细看,因为它完全没有主次的概念——我那篇文章的重点就是去讲述事情背后的原因,结果AI把原因分析部分只当成了一个平平无奇的章节。 七月份我去北京出差,期间和朋友约在某个烧烤店吃饭,拿到菜单我就乐了。因为菜单上的背景图画一眼看上就去就知道是AI的手笔——又把人物的手画成麻花了。 我也曾经试着让AI帮我仿照王维的风格写一首“气质清冷”的诗,结果AI马上就给我端上来一个“老干部体”,吓得我赶紧关了。 至于AI谱曲更是离谱,反正我自己作词让AI帮我编了曲之后,听了三秒就把耳机扯下来了,实在太TM尴尬了,我这种脸皮薄的人如果再听一分钟估计就直接进ICU了。 …… 用我朋友对AI的形容就是:每次用AI辅助工作,给他的感觉都像是在给一个刚出校园的实习生布置任务——年轻人是真的勤奋又听话,就是脑子不太好,活儿干的太糙了,只能做最些最基本的事情。 大模型厂商们总是在忧虑DAU和使用时间的问题,不得不说,他们的担心是有理由的。以当下诸多AI产品在现实中的运用体验来说,确实很难让人把AI当成可靠的工具或者相熟的搭档。 AI落地,应该成为工具,而不是玩具,AI应该作为我们打工人的老师傅,而不是还需要我亲自去“传帮带”的实习生。 瓶颈期 为啥这一届的AI产品只能满足一些低层次需要呢?为啥感觉AI似乎也不过如此呢? 这件事,还是要从底层的技术原理上来讲。 以Chat-GPT为例,打造一个像Chat-GPT一样的大语言模型,大概需要如下几个环节: 首先你需要海量的数据,可以是各种小说,可以是各种新闻,也可以是各种视频、音频,但总之,你需要准备一个足够大的“语料库”让它去学习,而且为了提高它的学习效率,你还要把这些资料都给做成标准化的数据,让模型能更好接收。 之后,像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基本都是基于Transformer架构,这种架构我们就不多说了,说起来太复杂,我们只需要知道,这种架构的用途在于它可以按照我们人类说话的语法去输出内容,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是AI的语言中枢和喉舌。 接下来,就是通过各种技术去训练AI,再经过参数调整和一些优化,最终让它能理解我们输入的信息并做出合理的回复。 但是要注意,“合理的回复”并不代表“有用”,更不代表“拟人”——我兄弟给我发一些离谱东西的时候,我通常只会会他一串“哈哈哈哈哈哈”或者单走一个“6”,心情不好了就会回一个“有病吧”。但AI往往会故作礼貌、煞有介事地来一句“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图片”。 前者虽然不合理,但却很真实。 后者虽然很合理,但却非常不真实。 造成这种尴尬的根本在于其开发的方式: GPT们采用的是Transformer架构,相比起以前的RNN架构,Transformer能够更好地理解单词和单词之间的顺序关系,可以让大语言模型的训练速度显著提高,而且能够判断出一句话里到底哪个词更重要,从而实现像真人一样“有的放矢”。 乍一看好像没啥毛病,但经不起细琢磨。 因为翻来覆去,GPT们做的事情都是在语言上下功夫,在不停地“猜字谜”,而不是在认识世界。 表现在实际运用中就是:你让GPT去做翻译工作,它可以做到99分的水平;但如果让它去解答你的一些疑惑,可能表现就只有六七十分了。 简单粗暴点来说就是:我说天冷了,AI自然会告诉我要穿秋裤。但AI这么说的原因,并不是它知道穿秋裤会让人感觉暖和,而是在它的训练资料里,“天冷”和“秋裤”这俩词总是一起出现——它其实并不知道天冷了该怎么办,但它知道只要你说天冷了,它回一句“穿秋裤”大概率就能过关。 和某些兄弟们常说的“多喝热水”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说到底,这就是AI大模型开发技术上的一个通病:AI的确能理解我说的每一个字,也的确能做出合理的回答——但它做出回答的前提,并不是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而是通过海量数据的学习、通过MLM这样的“猜字谜”训练,给出了一个“看上去还挺靠谱”的回答。 AI视频产品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尤其露骨,AI生成的视频虽然有时候在画面细节上可以做到极度仿真,但一旦涉及物理效果就会立刻把猴子屁股露出来——它并不能理解真实世界里的物理碰撞会造成什么结果,它只是在猜你想看什么罢了。 Chat-GPT现在已经进化到了5.0版本(虽然还没有正式上线),功能上当然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但这种增强的基础,是它猜字谜的速度越来越快,猜字谜的强度越来越大,而不是真的增长了智慧。 这届AI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业内对于这个问题的应对措施,则是祭出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强化学习(RL)。 如果说“深度学习”的能力是在于理解语言,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上可以表现优异,那么“强化学习”则更像是在学着理解真实世界——外界不会给系统什么指示,系统要自己试着去探索、去尝试,然后在这个探索的过程里获得知识,进而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在这个过程里,系统追求的是让“奖励信号”的最大化。这就像是一场电脑游戏,系统不断地和外界环境互动,每一个动作都会得到“奖励信号”,做的越好,“奖励信号”就越大,为了获得更大的“奖励信号”,系统就要自己学着做出更好的决策。 用更形象一点的话来描述就是: AI相当于学生,人类则是老师——基于“深度学习”的AI们,它们的用着“人类教师”提供的“数据集”,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时时刻刻受着“人类教师”的监督——符合“人类教师”口味的,就会被鼓励,不符合“人类教师”口味的就会被抛弃。 而基于“强化学习”的AI们,则更像是自学成才,“人类教师”只是领进门,修行就要靠它们自己努力了。在很多时候,它们是没有什么“学习资料”或者“监督指导”的,“人类教师”给他们的命令就是不停学习,至于能学成什么样子,其实“人类教师”心里也没底。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基于“深度学习”的AI们,在语言理解、语音理解、图像理解上表现极其优秀,因为这些东西的定义权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随口的一句话,落在AI耳中就如神谕一般不可否定——AI们要做的就是无限贴合人类的口味,让自己表现得和人一样。 而基于“强化学习”的AI们则往往在和人类比高低,不论是自动驾驶系统教育老司机,还是AlphaGo打哭柯洁然后又被AlphaZero打爆,其实都反映出了一个结果:“强化学习”下的AI们,往往能够做的比人类更好——因为人类要吃饭睡觉,但AI不用,在高性能芯片的加持下,AI训练一年所见识过的棋局、游戏,往往比一个职业棋手、职业电竞玩家十辈子见过的都多。 毕竟,根据OpenAI自己的评估体系,像是Chat-GPT这样的AI应用,其实只是最初级的L1水平,不过就是一个聊天机器人、一个有对话能力的AI。而基于强化学习的AI,则能够达到L2级别,也就是能做到和人类一样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 因为大语言模型,也开始走“强化学习”的路子了,以后AI说话之前,也要动动脑子了——OpenAI一直在研究的“Strawberry”(草莓)项目,就是一个基于强化学习的大语言模型。 基于强化学习、有自己想法的大模型很可能最近一两年就会上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实在不知道这届AI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本文源自「私域神器」,发布者:siyushenqi.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dgame.com/32539.html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0 0 生成海报 关于作者 siyushenqi.com 关注私信 7.5K 文章 0 评论 296 问题 16 粉丝 私域神器:国内海外私域营销拓客软件 OpenAI发布史上最强模型-o1,推理能力超人类博士! 上一篇 5天前 作业帮出海:上线AI助手,聚焦北美印尼,周活用户200万 下一篇 5天前 相关推荐 海外营销 实时物理AI仿真平台松应科技完成天使轮融资 2025年3月20日,物理人工智能领域创业公司松应科技完成天使轮融资,领投方为中科创星,上海天使会、接力天使、奇绩创坛跟投。本次融资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研发、扩充团队和构建开发者生态。 siyushenqi.com 5天前 10000 海外营销 OpenAI最强对手又融了4.5亿美元|大模型融资追踪 将AI语言模型的输出引导到主观上“更安全、更有帮助”的方向 siyushenqi.com 5天前 10000 海外营销 范冰冰出海做TikTok的3个月后 范冰冰高调宣布其彩妆品牌Fan Beauty Diary入驻TikTok海外电商,发布视频并分享与美有关的事物。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5 日 15000 海外营销 智冠、掌中云、Useepay 确认入驻PAGC 2025丨第五届全球产品与增长展会! 智冠、掌中云、Useepay 确认入驻PAGC 2025丨第五届全球产品与增长展会! siyushenqi.com 2天前 2000 海外营销 亚马逊或上线低价商店!向Temu卷起? 近期据业内爆料,亚马逊正在秘密筹备一个新项目,名为“低价商店”。该项目采用的是邀请制,类目聚焦在白牌低价时尚家居生活用品,招商几乎对标Temu。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6 日 15000 海外营销 有赞、微盟:一对“难兄难弟” 在海外,就连被国内SaaS平台模仿的明星企业Salesforce也进入到了亏损快车道。自从Salesforce在2021财年Q4净利润断崖式下滑后,“难盈利”就成为资本市场对Salesforce的担忧。 siyushenqi.com 6天前 10000 海外营销 因为电商,字节广告收入冲破了天花板 从广告平台到经营平台,抖音、快手的野心不会止步于电商。 siyushenqi.com 6天前 11000 海外营销 Photo Dance领跑AI娱乐赛道,Boogie AI先红一步 从猫meme到韩国女团Aspea的最新MV,Photo Dance可以说是近段时间最火的AI娱乐应用了。 siyushenqi.com 5天前 7000 海外营销 不想谈恋爱的年轻人,迷上了AI伴侣 我的塞博恋人,每分钟收费1美元。 siyushenqi.com 5天前 10000 海外营销 跨境业务暂停不到两年,东南亚电商巨头Bukalapak又将目标瞄向菲律宾,App下载量已超.... 继 BukaGlobal 之后,印尼本土电商平台 Bukalapak 再次启动外扩计划,将目光瞄准菲律宾。 siyushenqi.com 6天前 9000 海外营销 不只OpenAI,这些公司手上也握着AIGC下个十年的船票 AI时代,他们已经抢跑 siyushenqi.com 5天前 9000 海外营销 一周要闻 NO.70丨TikTok电商在印尼迎来转机?《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打开短剧+游戏市场 一起看看这周有哪些出海圈值得关注的大事记吧! siyushenqi.com 4天前 9000 海外营销 万物数字化浪潮下,出海企业如何切入营销数字化并实现增长? 万物皆可数字化,数字化是浪潮,只进不退;数字化是魔法,以小博大见微知著。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3 日 13000 海外营销 极兔狂奔,海外业务到了关键时期 李杰:我们在每个国家都是“土匪”,要么开疆拓土,要么抢占别人的市场份额。 siyushenqi.com 6天前 10000 海外营销 2024年12月全球手游收入与下载量TOP10 根据Sensor Tower的应用洞察数据,FirstFun《Last War:Survival》在2024年12月荣登全球移动游戏收入榜首。 siyushenqi.com 1天前 1000 海外营销 阿联酋、沙特电商市场将保持40%的增长 阿联酋和沙特电商市场将达到40%以上的增长率,到明年年底将有助于推动中东、非洲和南亚的整体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485亿美元。 siyushenqi.com 6天前 8000 海外营销 TikTok品牌推广:如何从“营销轰炸”中脱颖而出? 到底该怎么让商业化内容也引人入胜,让品牌圈粉无数的同时,提升目标受众转化率,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3 日 16000 海外营销 奇树有鱼副总裁李思文确认担任第四届PAGC短剧峰会圆桌嘉宾 奇树有鱼副总裁李思文确认担任第四届PAGC展会短剧峰会圆桌嘉宾 siyushenqi.com 18小时前 2000 海外营销 月销百万美元!文具大卖在SHEIN上爆单 许多文具制造商和品牌商纷纷加入SHEIN平台,开启了向海外市场卖中国文具的新征途。 siyushenqi.com 6天前 9000 海外营销 AI产品榜|2024 年 4 月共 33 个重要榜单 本期 AI产品榜由公众号:AI产品榜、小熊跑的快、共识粉碎机、张无常、Mindcode、张远康Stephan、阿曼达的乌托邦,以及X博主 向阳乔木@vista8 联合发布。 siyushenqi.com 5天前 8000 海外营销 欢聚集团1亿美元领投同程生活 李学凌:思考欢聚发展的下一个十年 金融界美股讯 6月10日,社区生鲜电商同程生活宣布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由JOYY欢聚集团1亿美元领投。 siyushenqi.com 6天前 9000 海外营销 2023年TikTok直播+独立站玩法拆解 随着TikTok美国区的开放,跨境卖家又将迎来一场不可多得的市场机遇。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3 日 19000 海外营销 社媒曝光量达4280万,高尔夫球垫在海外卖断货! TikTok上视频热度破千万,高尔夫球垫成出海新趋势! siyushenqi.com 6天前 5000 海外营销 2023,一大波中国游戏公司涌向海外 出海没方向?不妨听听Google怎么说 siyushenqi.com 2小时前 0000 海外营销 剪映新AI体验:图片生成满分,替代Sora为时尚早! 近日,剪映Dreamina官宣其品牌正式更名为中文“即梦”,同时全量上线AI作图和AI视频生成功能。 siyushenqi.com 5天前 8000 海外营销 年销1.6亿!出海童装DTC品牌PatPat的吸金密码 全球用户数量最多、增长最快的童装DTC品牌 siyushenqi.com 6天前 11000 海外营销 近10家大卖成功融资,这个赛道持续火爆! 服装作为当之无愧的热卖“常青树”,已吸引大批玩家入局,只是跨境卖家若想在服装品类中成功突围,还需进行诸多思考。从需求端看,与过往遮衣蔽体保暖的需求不同,现在,消费者对服装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这也就意味着洞察消费者细分需求,直击消费者痛点,成为当下服装卖家“向新而生”的关键。 siyushenqi.com 6天前 9000 海外营销 如何理解跨境电商的“半托管”热潮? “半托管”模式,引起业界热议。 siyushenqi.com 6天前 10000 海外营销 淘宝天猫松绑“仅退款”,安抚商家 上半年全国“仅退款”案件超过1400起,集中在淘宝、天猫、拼多多,电商平台开始重新审视这项政策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5 日 16000 海外营销 一周要闻NO.132丨字节跳动带着新短剧应用Melolo来了;TEMU开年新动作!广告功能将上线;英伟达开源世界大模型 一起看看这周有哪些出海圈值得关注的大事记吧! siyushenqi.com 4天前 10000 发表回复 请登录后评论...登录后才能评论 提交